畢竟,產(chǎn)品對原料純度、反應時間、氣體通入時機的要求都精確到了極致,比如某種原料的純度必須達到
99。99%,反應時間需嚴格控制在
120
分鐘,氧氣通入要在反應開始后的第
30
分鐘準時啟動,氮氣則要在反應結束前
10
分鐘關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導致產(chǎn)品性能不達標,甚至完全報廢。
也正因如此,要完成四十噸產(chǎn)品的烘干與包裝,即使工廠滿負荷運轉,最快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在這段緊張的生產(chǎn)周期里,除了李碩士專注于質量監(jiān)督,我的工作則相對單一
——
我主要負責配合李碩士,協(xié)助處理一些文檔記錄、樣品傳遞之類的輔助工作,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繁瑣的任務。
不過,受疫情影響,我的生活多了一項固定安排
——
按時做核酸檢測。
每次檢測后,看著手機上顯示的
“陰性”
結果和正常的體溫數(shù)值,他才會放下心來,偶爾想趁著工作之余的空閑,走出工廠宿舍,去周邊逛逛,感受一下當?shù)氐娘L土人情。
比如去附近的老街看看,嘗嘗地道的小吃,或是到農(nóng)貿市場里瞧瞧新鮮的瓜果蔬菜,感受市井生活的煙火氣。
但疫情防控的要求無處不在,無論他想去商場購物,還是到農(nóng)貿市場閑逛,入口處都設有嚴格的檢查點。
工作人員會熟練地拿出測溫槍,對準他的額頭,確認體溫正常后,還會要求他出示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一切無誤后,才會放行。
“請配合測溫,出示健康碼和核酸證明,謝謝?!?/p>
這樣的提示聲,在每個公共場所的入口處不斷重復,提醒著每個人做好防護。
我發(fā)現(xiàn),不僅是他所在的地方,全國上下似乎都在執(zhí)行這樣嚴格的防疫措施,從大城市的商場超市,到小縣城的菜市場,從火車站的進站口,到小區(qū)的門口,測溫、驗碼、查核酸已成為常態(tài)。
這種對疫情嚴防死守的態(tài)度,既是對每個人健康的守護,也讓大家在出行時多了一份安心。
久而久之,我也養(yǎng)成了習慣,每次計劃外出前,都會提前做好核酸檢測,確保自己持有有效的陰性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