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安國,在金州府,科學的土壤,已經(jīng)漸漸肥沃起來。
懂就是懂,不懂就不懂。不懂裝懂也沒事。但去嘲笑別人的發(fā)明和想法,這在安國是不被允許的。
安國群臣,已經(jīng)看見科技帶來的便利。便是有人不以為然,也不會去抵觸。
四書五經(jīng),能教你做人的道理??蓞s不能教你,肚子餓得時候,該靠什么謀生?
這也不能怪古人。便是現(xiàn)在很多農(nóng)村出去的學生,他們還是單純的以為,種子撒在地里就會生長。
至于時令,澆水,施肥,鋤草,除蟲,他們都不在意。覺得種地就是那樣種的。
農(nóng)民很輕松,就可以把地種完,然后坐等收割。
但其實,他們養(yǎng)一株花時,也會去看看,這朵花幾月份種植合適,是選用酸性土,還是堿性土。
而一天什么時辰澆水,幾天澆一次,施什么肥,對光照,溫度有什么需求等等。
他們都會很仔細的去學習。但到了種莊稼上,他們卻又覺得很簡單。
所以,對科學有個敬畏之心,有個尊重之心,這才是潘小安著重培養(yǎng)的。
潘小安在與眾官員聊天時,從不去考證歷史上的帝王之術。
他總是會不經(jīng)意追問,這些事物到底是為什么?
潘小安要靠自己對科學的敬重,倒逼著群臣,也去學習科學。
諸葛瑞拿著一袋子米花回到吏部,他把米花往桌子上一放。
“大家吃吃看。你們誰能回答出‘膨化’這兩個字的含義,我重重有賞?!?/p>
有一個詞叫做上行下效。就是上面怎么行動,下面就會跟著效仿。
徽宗皇帝喜歡畫畫,看石頭。下面的人,就會給他進貢顏料和石頭。
潘小安喜歡格物致知。底下人想在他這里出彩,就會去鉆研科學發(fā)明。
潘小安不知道這樣好不好。但他覺得,至少比細腰,小腳的愛好,要好一些。
潘小安把這爆米花的技巧,交給了技術推廣部。
這個部門,在金州府設有一座商業(yè)技能學堂。
學堂一分為二。一是講解商業(yè)理論,一是傳授擺攤技巧。
爆米花機,確實很受歡迎。這東西入手快,商品適用面廣,利潤也可觀。
在年貨大集上,很受百姓喜歡。校場上出了五個攤位。每個攤位前都排著長隊。
對于米花,這種價格低廉,而味道香甜的食品,誰會不喜歡呢?
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