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之后,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百姓都沒有活做。
能夠用工抵扣糧稅,哪還有不參加的道理。
雖然府縣不給工錢。但是能管上三頓吃喝。
這樣又可以節(jié)省出一個成人的口糧。這要是干上三個月,等冬季就不用餓肚子了。
新麥子在東潘村的夾海溝旁的磨房里磨。
夾海溝是一條通往黃海的內河。這里水流平緩。
潘小安讓張鐵匠他們在這里建了一個水車磨房。
用水流充當動力,方便快捷。
像這樣的磨房,潘小安在每個郡縣都建了一座。
每個磨房里有兩個工人在幫忙磨面。而報酬就是逢百抽一的麥子。
潘小安家里的面粉是百姓自發(fā)送來的。
張月如不忍心拒絕百姓的好意,便又回給他們銀錢。
收到面粉之后,張月如便忙活著蒸了一鍋又一鍋的包子。
“官人,包子好吃嗎?”
“好吃,好吃的很。怎么吃都吃不夠…”
張月如媚眼一翻,白了潘小安一眼。
“官人,你慣會說葷話?!?/p>
潘小安嘿嘿一笑,他的眼睛在張月如身上亂瞄。
“官人,你又餓了嗎?要不要我喂你?”
正所謂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
張月如現(xiàn)在也葷的很。
這一夜夏風火熱,星光璀璨。
待到第二天,潘大嫚來敲門,早已日上三更。
“承歡侍宴無閑暇,從此君王不早朝?!?/p>
潘小安伸了個懶腰,“古人誠不欺我?!?/p>
張月如穿著小衣,一邊給潘小安穿衣服,還要一邊忍受他的怪手。
“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