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順派遣三路大軍到達上郡。他要將安國大軍堵在這里。
上郡平均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地勢傾斜,西南高而東北低。
從地理位置上,西夏騎兵占據(jù)優(yōu)勢。而安國騎兵想要登高作戰(zhàn),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李乾順下死令,命大軍早早到上郡一線集結(jié),以逸待勞等著安國騎兵到來。
安國大軍一路往西北行進。沿途所過郡縣,皆被安國占領。
這一片地區(qū),西夏人更加稀少。只要圍住兵護所,消滅了守軍,就已經(jīng)名義上占領了這個地方。
而每當打下兵護所,安國后軍就會隨即進入,換上安國的旗幟。
對于牧民,安國士兵并不傷害。偶爾遇見,便拿些食鹽面粉與他們交換山羊或者皮革。
此地牧民除了山羊,啥都缺。他們見安國士兵并不傷害他們,慢慢的也就習慣了他們的存在。
對于這種現(xiàn)象,李乾順是不知道的。
他要是知道自己的百姓如此對待敵人,肯定氣的暴跳如雷。
金國大軍出兵,且占領哭野河渡口的消息,也傳到了興慶府。
李乾順對于金國的出兵速度還是滿意的。他對于金國這個盟友還是信賴的。
他相信,只要兩國聯(lián)合,就一定能擊敗安國大軍。
但現(xiàn)在,金國大軍被阻擋在黃河東岸無法過河作戰(zhàn),又令李乾順心情不順。
“宰輔,就沒有好辦法將金國大軍接過來嗎?”
梁乙埋從心底上,并不希望金國大軍渡河作戰(zhàn)。
“陛下,若是驅(qū)走了豺狼,來了惡虎怎么辦?”
李乾順沉默。
“宰輔,這不是咱們現(xiàn)在該考慮的事情?!?/p>
“陛下,其實金軍如何渡河也不是咱們該考慮的事情?!?/p>
梁乙埋解釋道:“若金國大軍真的有心,他們一定會想到辦法的。
陛下,你可別忘了,當年的金軍可是以兩萬打敗過遼軍七十萬的。
如果他們連一條河都對付不了,那這樣的援軍,讓他們過河或者不過河,還有什么意義?”
梁乙埋的話說的不錯。
宗弼已經(jīng)命人在黃河東岸沿線巡查,尋找最佳渡河地點。
這次出征,他帶了很多宋人降兵。這些降兵打仗不行,但開路搭橋十分行。
金國人出自白山黑水,自認為能吃苦耐勞??杀绕疬@些宋人,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