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熱武器,但他們的弓弩,一旦交叉射擊,火力密集,依舊殺傷力巨大。
壕溝純粹是為了阻止敵軍戰(zhàn)馬的行軍速度。也是為了讓敵人不能大兵團出征。
安國士兵,每人都配有一把工兵鏟。這鏟子鏟土,削砍都極為好用。
他們挖起壕溝,快速的很。而壕溝外,他們還挖了幾百個陷阱。
這些陷阱有的是真陷阱,有的故意做成陷阱。
這些陷阱作用可能并不大。但能讓敵軍疑心,能讓他們變得草木皆兵。
潘曉賀只有兩千人??恐鴥汕?,能抵御敵軍三萬大軍三日的進攻嗎?
潘曉賀心里沒底。但王進下了命令,他就要遵守命令。
這是軍令,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而作為軍人,服從命令是第一要務(wù)。
為了更大限度的阻止敵軍,潘曉賀還分出五百士兵,去往河邊阻攔。
“總不能讓敵人輕易渡河”這是潘曉賀最簡單的想法。
王進與潘小安早已互通書信。潘小安將自己的主張,在信里向他重申:
以有效殺滅敵人為根本。不論這敵人是宋國降兵,還是契丹人,韃靼人以及金人。
只要與安國為敵的士兵,統(tǒng)統(tǒng)都要被消滅。
浮橋修好,順利的超過宗弼的想象。
他帶著手下將領(lǐng)前去檢驗。他必須確保這浮橋能夠堅實耐用。
浮橋有一米半寬,可以并排走兩個士兵,可以過一輛馬車,一匹戰(zhàn)馬。
浮橋底部用的是碗口粗的圓木。橋面用的是手腕粗的圓木,一橫一豎鋪了兩層。
宗弼喚來一個侍衛(wèi):“過橋”
那侍衛(wèi)沒有絲毫猶豫,就騎馬飛奔。戰(zhàn)馬走到橋中間時,略微有些害怕。
但在馬鞭的催促下,還是克服了恐懼,渡過黃河。
宗弼滿意的點點頭。“傳令大軍集結(jié),即刻渡河?!?/p>
宗弼害怕夜長夢多,萬一浮橋被敵人破壞,那就得不償失了。
守在岸邊的安國士兵,見敵人的騎兵到來,都握緊了弓弩。
但大隊長沒有發(fā)號施令,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只是試探,敵人的大部隊還在后面。咱們要在敵人最密集時,發(fā)動攻擊?!?/p>
這一點,宗弼也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