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皇帝接到潘小安的奏折,看的高興。
到底還是朕的白虎郎,忠君愛國之心,始終未曾改變。
如今,潘小安已經(jīng)收復大半個魯?shù)?,徽宗皇帝也在琢磨著,怎么對他們進行封賞。
潘小安從東夷,到臨城,到蘭陵,一路勢如破竹。
大軍所過之處,梁山賊人聞風而逃,大宋百姓,夾道歡迎。
這讓他的威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正當他打算在濰城用兵時,朝廷上突然降下圣旨:
說是梁山軍有意投誠,徽宗皇帝要再給宋江,一個招安的機會。
徽宗皇帝要潘小安暫時按兵不動,在談判期間,不得妄動刀兵。
對于這道圣旨,潘小安的手下多有怨言,但對于潘小安來說,這只是又回到歷史軌道上來。
潘小安也理解徽宗皇帝的難處。
梁山賊人在怎么反抗,也不過是稱王。南方杭城那一位可是已經(jīng)稱了帝。
兩相比較,徽宗皇帝肯定要先去鎮(zhèn)壓杭城的光明圣公大帝。
再有一個,梁山位于魯?shù)?,是北方的屏障?/p>
徽宗皇帝一心想對遼人用兵,自然也不愿在此地,白白浪費兵力。
既然徽宗皇帝下旨,讓潘小安按兵不動,潘小安便遵旨而行。
對于剿滅梁山,他也沒有太大興趣。
潘小安連夜回到黃縣。
黃縣的春種,已經(jīng)在張月如的帶領下全部完成。
看著長出來的碧綠秧苗,潘小安心情愉快。
田地頭上,隨處可見的大葉瓜秧子,更是讓潘小安感到高興。
“張月如真是我的絕佳良配。”潘小安感嘆。
“官人,你回來了”張月如含情脈脈的看著潘小安。
“月如,我回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