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一旁的各色兵器物什,不需要對鐵質(zhì)有多么深的了解,或者觀察特性結(jié)構(gòu),只看旁邊六國工匠逐漸微微昂揚起來的精神就知道。
大秦雖在鐵工處有額外發(fā)展,但論及做兵器,能力仍是不如楚燕。
但這也不怪工匠,實在是之前楚地才有著豐富的鐵礦,能夠任鐵匠施為。
而在咸陽,只渭水河畔這里少少的那些產(chǎn)量,實在夠不上大展拳腳。
她緩緩走過去:“爾等所造堅兵利器呢?”
楚地工匠緩緩抬頭,說道:“如今國破家亡,貴人親至,小人等又怎敢有利器?”
這話說的。
之前秦國工匠的那些東西,也都是由鐵官命侍從捧在一旁,等待秦時一一看過的。
秦時也沒不高興——雖然立場不同,但人家確實國破家亡了,發(fā)點小脾氣就罷了。
反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都是天命罷了。
因而淡然一笑:“那不看也罷了,無非是些基礎(chǔ)的百煉鋼技術(shù)?!?/p>
她輕描淡寫,仿佛隨口閑談:“我想想,是生鐵冶鑄,利用生鐵退火工藝,將其反復(fù)加熱、折疊、鍛打……”
這個工藝在如今很先進(jìn),但是對比后來漢朝進(jìn)一步發(fā)展的【可鍛化退火工藝】,顯然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
不過在當(dāng)今,爐溫從1000°穩(wěn)定提升到1200°,偶爾更高,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技術(shù)上的大進(jìn)步了。
再加上獨特的【生鐵退火工藝】,只楚燕專有,但顯然國仇家恨,讓他們私下有了隱約同盟。
如今,那些六國工匠們的驕傲和瞧不上,可以理解。
畢竟秦國差就差在這個工藝上。
僅僅只只言片語,且有些用詞與工匠們的用詞并不相同,但其中表達(dá)的意思,卻也足夠讓這群六國工匠們瞪大眼睛了!
怎么、怎么不講武德!
怎么會有人能輕描淡寫的,將他們秘而不傳的秘密這么隨口說出來呀?!
另一側(cè),秦朝工匠們更是目光炯炯,耳朵豎的老高。有手癢的不斷搓著拳頭,顯然已經(jīng)想立刻嘗試了。
就連鐵官也目光燦燦,此刻眼巴巴看著秦時,恨不得寫滿臉的【真的嗎真的嗎真的嗎?】
而秦時微微一笑,仍是輕松又篤定:“【退火工藝】確實很了不起,不過【可鍛化退火工藝】你們顯然還沒掌握?!?/p>
“既如此,就也用不上你們了。”
“鐵官,令他們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