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低配版高爐建造起來并沒有什么難度,耐火材料一解決,鐵匠們只消看一眼就能記住構造。
大家只想立刻驗證一下那種爐溫!
倒是秦國工匠鐵炎指著帛書下方的注釋:“此處要對稱五至八個風眼——秦君,這太密集了,我們的橐龠每一個都需要很大空間?!?/p>
橐龠是如今的風箱,是巨大的皮囊配合木板等物制成,拉動起來需要很大地方。
而這里,對稱風眼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根本施展不開。
秦時看了一眼醫(yī)明,對方臉頰泛紅,情緒激動,顯然等待此刻已經許久。
她站出來,大聲道:“有這樣的風眼,證明我們就要制作新的橐龠——風箱。”
橐龠制作簡單,木框皮革搭配即可。但風量小,每次使用都十分耗費人力,效率很低。
但風箱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秦時給出的是活塞式風箱,密封的相當緊密。
這一切,還有賴于醫(yī)明的深刻鉆研。
她很少隨同秦時在外服侍,做起事來也不如赤女烏籽周到細心,連宮中瑣事懂得都不如他們多。
但唯獨有一點,在醫(yī)藥方面,只要給她一句話,她就能沉下心來鉆研。
比如秦時曾說過的鮮竹瀝能治咳嗽,她如今已然令人烤制出來許多,且在咸陽宮奴婢中小范圍試過了。
而杜仲膠是秦時更早一些跟她說的,聽聞此等草藥熬出膠來有大用,她立馬便試制了許多。
有這種類似橡膠的彈性物質存在,風箱想要做的效率更大,密封性更好,絕對不在話下。
此刻,她的情緒也相當激昂。
這種篤定的態(tài)度感染了大家,因此哪怕仍是不懂這個風箱,但大伙兒一致不再懷疑了。
醫(yī)明昂首挺胸,此刻也志得意滿。
最重要的材料解決了,剩余的鍛打技術描述出來就簡單許多。
一來是將楚國如今基礎的百煉鋼技術再精進一下。
二來是在煉制中,生熟鐵混合不同配比,打出更好更合格更標準且能量化的【百煉鋼】。
對于冶工們來說,他們自然能聽出來,這位貴人其實對鍛鐵并不精通??伤械莫氶T秘法,莫非是秦王宮專有?
只只言片語的關鍵話,立刻就將眾人道心打得破碎。
尤其是楚國工匠、如今的小組長高冶。
他引以為傲的百煉鋼技術,在對方眼里甚至不算真正的【百煉鋼】,初級至極。
而對于鐵料的處置,對方甚至隨手能拿出【炒鋼】【灌鋼】【蘇鋼】等各種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