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宰的羔羊》這樣的短篇故事,其實詳細描述了瑪麗殺掉丈夫的全程。
但秦時轉述起來,平鋪直敘就未免少了趣味。因而換了順序,最后發(fā)問。
對于看過柯南看過福爾摩斯看過包青天看過洗冤錄的現代人來說,這結局顯而易見。
但對于還沒經受過人世風霜的燕琮三人來說,卻著實震撼了。
說真的,不難猜。
【雪地里的羊腿】【烤羊腿】【請求盜們吃羊腿】
三個無關緊要的前置條件卻數次強調,如何殺人,兇器是什么,顯而易見。
畢竟,誰也不會防備一位手持羊腿的家庭主婦,是吧?
可越是不難猜,越是覺得這故事精妙。
王子虔驚訝道:“她竟真的這樣用羊腿砸死了丈夫?好大的力氣!若有膽氣軍中一搏,軍爵往上升兩級,定然能分得田地,不必再憂心遇人不淑?!?/p>
公主文甚至撫掌大贊:“這位馬夫人果斷狠辣,殺了丈夫之后,還能若無其事出門采買——秦卿,這外邦可是確有其人?若在本國待不下去,我大秦也當歡迎!”
只有燕琮皺了皺眉,但隨后他又道:“背信棄義之人,死不足惜。那些【求盜】們當真未發(fā)現嗎?”
他套用秦國國情,如今采取連坐制度,且民居無甚藏身之處,倘若真有盜賊殺人,多少會露出行跡的。
何至于亭長帶人前后掃蕩都未曾發(fā)現?
說不得是此人為人早有不堪,亭長著意放人一馬?
不過這些只是猜測,他因而也很快總結:“馬夫人當真能行大事!”
要被【棄妻】,有可能被害,有可能活不下去,有可能再次遇人不淑……
但,只要丈夫死了,她就成了廣受歡迎的寡婦!
“雪地里冰凍的羊腿砸死了丈夫,再把羊腿烤了,請來查案的亭長們吃……”
甚至略有些嘲諷了。
多么完美。
話音剛落,卻聽得車廂底下“哐當”一聲,身側衛(wèi)兵們齊齊持戈持劍相對:
“什么人!”
馬車驟停,卻有人“咕?!睗L落在地,虎目怔怔,淚流滿面。
整個車隊都嚴陣以待。
燕琮更是手持長劍立于馬車上,神情分外嚴肅。
畢竟。這可是大王安排替換的車駕,如今卻不知何時底下混入了刺客,如此,豈非燕家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