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又低頭繼續(xù)書寫——
有關(guān)于喪儀的諸般禮儀形式,她雖仔細打聽了也記住了,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此刻多重復(fù)兩遍總是沒錯的。
正說著,馬車好像慢了下來。
秦時側(cè)身看去,只見絹紗車窗外,道路兩側(cè)的松樹外圍,竟有了別樣的身影。
且隊伍綿長,行道緩慢。
她推開車窗,細微的黃土灰塵撲面而來。
道路兩側(cè)的松樹邊緣,人為踩出的小徑上,不知何時出現(xiàn)了一排距離格外近的普通百姓。
不,這甚至不能說是普通百姓。
因為這跟任何影視作品、任何人為想象中的底層人士,都截然不同。
他們穿著麻衣草鞋,頭發(fā)蓬亂,面色黑黃。
身上背著簡陋的行囊,卷著草席,細拎拎的小腿裸露著,肉眼可見的腫脹。
也有部分人用草葉子將小腿緊緊纏繞,但隨著走動時間越久,腿部越發(fā)腫脹,上頭已勒出了深深淤紫的痕跡。
至于為何不用布纏繞——
麻布也是需要錢的。
【男子疾耕不足于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于帷幕】并不只單單是一句記載。
公主文也同樣朝外看了一眼,此刻皺眉:“這群是罪人嗎?怎未見面上刺字?且還如此潦倒……”
秦時搖頭:“不,他們應(yīng)當(dāng)是普通百姓?!?/p>
至于為何如此潦倒……
因為嚴刑峻法,因為數(shù)不清的徭役,因為能足以壓死人的賦稅——田租、戶賦、口賦、雜稅。
這些全部都是要交錢交糧的。
若問沒錢為何不去掙呢?沒糧食為何不好好耕種呢?
因為要服役。
秦國規(guī)定,男子自十五歲起,便要開始服徭役,一直服到60歲方止。
而今秦王一統(tǒng)天下,修馳道,修靈渠,修長城,修宮殿,修陵墓……
秦國上下也不過2,000萬人左右,每年服役人數(shù)卻超過200萬,就像這隊伍中那樣,丁男不夠,甚至丁女來湊。
而今,酷暑之下,饑餓口渴,困頓交加的狀態(tài),使得他們臉上只有麻木與困苦,全無一絲活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