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時,在此刻。
詔書下達,印章接下。
秦時所想擁有的權(quán)利,終于掌握到了手上。
宗正仍在一字一句的念誦著詔書:
【……夫王后之位,母儀天下,非賢德之人不足以當(dāng)之……望諸臣工,咸體寡人之心,共輔王后,同致太平之世。】
秦時鄭重行禮,雙手抬起,接下這沉甸甸如有萬鈞之勢的封后詔書。
再起身時,宗正與奉常同樣笑容和煦的看著她:
“恭賀王后。”
“待三日后極廟祭祀,我等再來為王后配上軍印,私兵等……”
“后宮諸般事理,待來日少府卿親自為王后交接……”
“大王詔書倉促,諸位大臣尚未來得及面見王后。諸般印鑒如今也尚在制作當(dāng)中,還望王后多多包涵……”
說到這里,宗正和奉常也滿心苦楚。
畢竟秦國歷代國君,可沒有像這樣從下詔到封后就三日時間的。
區(qū)區(qū)三日,若非王后印鑒大王早已命人制作,如今詔書下達時,便連這印章都捧不出來。
何其尷尬。
但好在,雖然大王今日仍要批閱奏書百二十斤,但好在如今這封后事宜,總算是完成了。
大家都一同松了口氣。
雖是只簡單賜下一道詔書,但接下王后印鑒,而后再有諸般聘禮規(guī)整,以及宗正奉常若干事項交代……
等到諸般人馬從蘭池宮退下,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了晚上七點多鐘。
秦時被這諸般瑣事折騰一遍,已經(jīng)再無新婚的拘束。而是第一時間令宮廚備下晚餐,而后又命黃門前去章臺宮:
“今日王后相邀,大王可愿前來?”
春秋戰(zhàn)國時,秦朝女子結(jié)婚的婚禮(這種三書六禮全走的,必定是貴族人家,普通人是沒有資格去遵守這種禮儀的——沒錯,沒資格。)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既是兩性之好,也同樣要表示對女子及其家族的尊重。
因此是黃昏進行,還要奏哀樂的。
新娘家是為了表示對女子的看重與不舍,意為這個女兒離家嫁人,我們很心痛。(丈夫家里最好好好對她。)
丈夫家族也同樣會奏哀樂,意思是雖然我們成婚很高興,但夫妻一體,不能我這邊高興,讓你默默忍受離愁,因此干脆也應(yīng)合妻子的心情……
秦朝實在無據(jù)可考,所以就沿用了這個,如有錯漏,架空架空。
【詔書參考了漢宣帝封許平君,因為秦國實在沒有資料可以查,所以化用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