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一定往低處流,但人一定想往高處走。
盧志國,張軍,孫紹民和董厚德4個人都是正值壯年,30多歲,40來歲,正是事業(yè)上升的巔峰時期。
而秦川是一個講義氣的人。
張軍能從長寧鎮(zhèn)派出所出來直接擔任刑警大隊中隊長,加上盧志國升任副大隊長,四個人都想跟著秦川干一番事業(yè)。
而秦川到了平安縣那邊,一人獨木難支,自己跟著秦川過去,那絕對是受到重用。
所以,四個人自然愿意跟著秦川。
既然四個人都同意,那秦川就要選一選了。
他不可能把4個人都帶走。
竹林縣刑警大隊扛大旗的現(xiàn)在就是這四位。
尤其是盧志國、孫浩民和董厚德三人。
他們本身就在大隊里待的時間長,了解情況。
其實,在秦川心里,第一人選就是盧志國。
盧志國敢打敢拼,是秦川最看重的優(yōu)點。
秦川在竹林縣刑警大隊能夠如此之快站穩(wěn)腳跟,跟盧志國的大力支持是有關(guān)系。
如果盧志國跟著過去,秦川相信,他到平安縣的工作會好好開展不少。
當時盧志國剛剛提拔為刑警大隊副大隊長。
短期內(nèi)再想提拔,可能性不太大。
而且關(guān)于竹林縣這邊……
秦川也有考量。
他離開后,刑警大隊大隊長的位置暫時空缺。
秦川的意思是盧志國接替自己的位置。
他雖然在竹林縣的時間不長,可是刑警大隊也是傾注了不少心血。
秦川雖然不會把它當成是私人的力量,但是他也不希望來一個瞎指揮的,禍害了這支隊伍。
所以,從內(nèi)部選拔領(lǐng)導,是秦川,也是周學習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