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心本是得道高僧,于何處坐化,魂魄便會(huì)在何處守一方太平。
況且,他本就受百姓尊重。
百姓們要為他建廟塑身供奉,讓悟心永世享懸月城香火。
若是如此,悟心魂魄守一方太平很快就能立地成佛。
但就在此時(shí),上官燁出場(chǎng)了。
他是上官霖最疼愛的小兒子,也是如今的少城主。
彼時(shí)上官燁在城中已有生名,他撥開人群站出來說,高僧悟心是得道之人,不會(huì)愿意看著百姓們?yōu)樗麆诿駛?cái),城中有塔樓,塔樓中本就藏書萬卷,又有不少經(jīng)書,想來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等待悟心。
他建議不必為悟心建造廟宇,而是將悟心安置在塔樓之中,為他開辟佛堂,自此以塔樓永世供奉悟心塑身,讓他永享懸月城百姓香火。
城主上官霖本就是武林正道魁首,上官燁又聰慧過人,武功悟性都在上官霖之上,他將來時(shí)懸月城的領(lǐng)袖。
百姓們都愿意聽從上官燁的話。
他們?cè)鞠胍梦蛐牡娜馍硭苌?,可悟心的肉身卻在眾目睽睽之下的消失無蹤,只留下了三顆舍利子。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給悟心用泥胎。
但其實(shí)悟心的肉身被上官燁化為了齏粉灑在了塔樓之下。
自此,悟心的魂魄失去了寄托之所。
還是十來歲小少年模樣的上官燁被悟心的魂魄找到質(zhì)問他為何這樣做。
上官燁笑道:“當(dāng)然是為了助高僧您成佛啊。您將會(huì)成為懸月城自己的佛,享受永世香火。但我身為下一任城主,自然是不愿意高僧您離開懸月城的,所以……抱歉了,我要留住你的肉身,禁錮你的魂魄,請(qǐng)您庇護(hù)懸月城百姓?!?/p>
這樣解釋好像也能說得過去。
悟心卻不愿意受人掣肘,但上官燁卻展現(xiàn)出比他更強(qiáng)大的修為。
悟心只能被迫留下。
塔樓成了他的棲身之所,他的魂魄無奈只能寄身在泥胎塑像之中。
漸漸的,他有了香火。
但前來上香的人卻很奇怪,全部都是一些惡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