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英子說要去鎮(zhèn)上,有兩個(gè)婦人也想跟著去。
“走走走,我們一塊去。”
趙嬸子眸光掃過劉氏,對著幾位婦人說著。
“嬸子們,你們都慢走呀!”
褚清寧瞧著她們高興的神情,也跟著心情舒暢。
“寧丫頭,嬸子們走了,以后家里要是還有什么活,就跟嬸子說一聲,嬸子還想來掙銅板。”
趙嬸子話音剛落,引來婦人們的贊同:“寧丫頭,還有我們!”
褚清寧輕笑回應(yīng):“放心,有錢呀,大家伙一起賺?!?/p>
劉氏氣的牙根子癢癢,想著她們掙到銅板還能買肉吃,自己辛苦回來的銅板拿回家里,都要被小兒子帶走。
她心里就不平衡,可轉(zhuǎn)念又一想。
她家冬生將來有可能當(dāng)大官,她和這些村婦計(jì)較什么?
她們眼皮子淺,最多吃塊豬肉,她以后可是要跟著兒子吃山珍海味的。
這樣一想,劉氏的心里好受了很多,拿著兩串銅板樂呵呵的回家了。
這天晚上,村里好幾家因?yàn)轳壹野l(fā)了工錢,去鎮(zhèn)上買了肉吃,院子里飄出了肉香味。
一些瞧不上褚家沒有去干活的人,如今是眼紅的不行。
有兩家的媳婦,還因此和男人吵起架來。
李小娥家鄰居,潘氏就是其中的一位。
此時(shí),她吃著粗糧面條,聞著李小娥家飄出來的肉香,肚子里的饞蟲都勾出來了。
這要是在晌午,潘氏定要尋借口,到李小娥家吃上兩口肉。
可現(xiàn)在外面天已經(jīng)黑了,李小娥家院門已經(jīng)落了鎖,在尋過去有點(diǎn)意圖太明顯。
所以,潘氏只能和男人鬧了。
翌日。
褚秋月在家里收拾,褚清寧、孟林帶著五、六個(gè)村民上山下拐棗。
山上的拐棗樹,不是太多。
褚清寧大概數(shù)了一下,有幾十棵,與滿山的構(gòu)樹不能比。
打下的拐棗,被村民背到褚家的小院里。
村里人見此,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都說褚清寧能折騰,山上不管什么東西,在褚清寧眼里都是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