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窮,家里有點銀子,你外祖母都拿給你大舅舅家冬哥讀書了?!?/p>
褚山川嘆了口氣,接著說道:“現(xiàn)在,托你的福,舅舅有了點銀子,可興哥都十三歲了,年紀大了怕學堂不要呀!”
褚子興讀書,這件事情。
褚山川夫妻不是沒有想過,但是褚子興誤了去學堂的年紀。
古人有錢人家的孩子讀書,三歲啟蒙,七、八歲便可進入學堂。
褚子興13歲了,才去上學是晚了點。
不過,褚清寧想到,古代著名儒家學《公孫弘》四十歲才開始正式學習。
最后成為,西漢政治家,后官至丞相,封平津候。
讀書不應該論年紀。
無論何年紀,只要他想讀書,讀的進書,便是最好的啟蒙時間。
但是,這些話褚清寧不敢和小舅舅說。
因為,憑原主的知識儲備,她說不出這些話來。
褚清寧琢磨著說道:“小舅舅,你現(xiàn)在能掙到銀子,最多是給家里建房子,買些東西吃食??赡切┒际茄垡姷氖虑?,如若,讓興哥去讀書,可是,關系著子孫后代的事情。”
“在說了,魚莊做的是買賣。買賣哪有穩(wěn)賺不賠的,總要為長遠打算些?!?/p>
褚山川吃驚,沒有想到褚清寧比他看的還長遠。
他欣慰的點著頭,覺得褚清寧說的有道理。
說著,等秋季學院招新生的時候,讓褚子興去入學。
褚清寧搖頭:“不妥?!?/p>
“不是你說讓興哥讀書,怎么又不妥了?”褚山川有點糊涂了。
褚清寧解釋。
褚子興年歲大了,進入初級班的孩子,比他小六、七歲。
年紀相差太多,會影響興哥學習的積極性。
就算他學習好,別人也會覺得應該。
進入中級班,褚子興沒有基礎,又不可能跟上。
“那怎么辦?”褚山川有些急了。
“小舅舅,我們請一位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