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手心捧著那顆牙,不僅不惱,反而呲著豁牙笑出聲來: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基也。這糧食卻是比老臣的牙還要硬,此正是我大晏根基堅牢之顯相,實乃吉兆!”
這老頭
有同僚看向正頻頻點頭的隨行史官,心中莫名。
早知道自個也磕掉一顆牙,用一顆牙換來史官一筆,得到名垂青史的機會,還有什么比這更劃算?
粥棚前,做慣白事宴的孫二壯正攪動三尺長的杓把,熬那大鍋里的玉米糝粥。
新曬干的玉米粒磨成糝子下進(jìn)鍋中,配上些面漿勾芡,沒多會兒鍋中之物就粘稠起來!
朱懷安未到近前,遠(yuǎn)遠(yuǎn)就聞到了那股谷物特有的濃香味道。
待天子來到近前,孫二壯嫻熟地取碗盛粥,黏稠的糝粥拉出細(xì)線落入碗中,那誘人的谷糧香氣似乎又濃郁了幾分。
朱懷安端過糝粥,拒絕了孫明禮遞來的杓子,也顧不得燙嘴,敷衍地吹了兩下,便迫不及待地沿著碗邊吸溜了兩口。
熱粥下肚,朱天子眼前一亮,連聲稱贊道:“好粥!當(dāng)真是好粥!”
孫二壯疑惑擡頭,這當(dāng)皇帝的看來也沒見過什么世面,不過是一碗稀松平常的粥,哪有那么好喝?
朱懷安之后,陸續(xù)喝到熱粥的眾多臣子也都贊不絕口。
“徐愛卿何在?”
朱懷安端著粥,四處觀望,雖未見得徐青身影,卻見到了一位曾經(jīng)的故人。
當(dāng)看到盧秀的那一刻,朱懷安明顯一愣,他驚喜上前道:“盧卿家怎會在此?”
盧秀拱手見禮,言道:“徐先生乃是小民之學(xué)師,是以在此隨先生,隨鴰爺學(xué)習(xí)耕種事?!?/p>
朱懷安笑容一滯,剛才還興奮的心情一下就落了回去。
這怎么能人異士都是徐兄的?
想起未入徐青門墻的王梁,還有那受過徐青指點的吳家兄弟,以及淮南的商少陽,朱懷安都不敢想,能被徐青收做正式弟子的人會有多大才能!
“盧卿家學(xué)貫天人,思通古今。自昔日一別,朕便念念不忘,如今朕能再次和盧卿家相遇,實乃宿世緣分?!?/p>
“今日,朕有意再次請盧卿家出山,匡扶社稷,輔佐于朕?!?/p>
朱懷安無法壓抑愛才之心,然而盧秀卻搖頭拒絕道:“陛下厚意,委實令人觸動,但晚學(xué)末進(jìn)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追隨先生問道求真,恕不能答應(yīng)陛下?!?/p>
眼看朱懷安還不愿放棄,盧秀立刻禍水東引道:“陛下不是要尋先生嗎,先生此刻正在官道處售賣米花,陛下若想見先生,可沿此道尋覓?!?/p>
米花?
朱懷安心生好奇,問道:“此為何物?”
盧秀笑道:“陛下一去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