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仁貴不信,這世上能有這便宜事?要真有這事,那能輪到他們家?
每到這時候,金萬山就會頂嘴回他:“你個木匠,整日里除了刨木花,敲釘子,能知道什么事?
你啊,也別管我,姥爺都夸我聰明,我還能吃虧不成?!?/p>
臘月初八那天,洛京城里飄起了雪花。
打京城西守門里頭,有幾個賭坊的打手趕著馬車出來,等到了城門外,馬車上就有個粗布麻袋被人給一腳踹了下來。
“金萬山,給你三天時間,把欠的一百兩銀子還上,要是過時未還,哥幾個就拆了你的宅子抵債,把你送去宮里當閹人!”
鼻青臉腫的金萬山哼哼唧唧從麻布袋里鉆出,賭坊打手的話,猶在他耳邊回蕩。
這年頭閹人不好當,過往的太監(jiān)只做‘半閹禮’,事后還能留一截權(quán)做念想,也因此在前朝乃至再早些時候,太監(jiān)還是吃香的行當,老百姓們有的還爭著搶著去。
但大雍不一樣。
在雍朝,凈事房給你做閹割禮的時候,可不會給你留念想,那必然是連根帶果,盡數(shù)去除。
此謂之去勢,也叫全閹。
這光景的閹割技術(shù)依舊比較原始,擱雍朝以前,半閹存活率有十之六七。
但在雍朝當太監(jiān),兩人能活一人,便算存活率高的,有時候七八人一塊組團去當太監(jiān),能活到最后的,興許就那么一兩個。
金萬山眼下才十五六歲,他可不想死,更不想當閹人。
那該怎么辦呢?
也難怪張屠戶說金萬山打小就聰明,他鉆出麻布袋,在城門口溜達幾圈,心里可就有了主意。
在那城門布告欄上,有一張海捕文書,上面正通緝著一個江洋大盜,賞銀足足有三百兩!
“好,好,好!真是天無絕人之路!”看著那畫像,金萬山雙手合掌一拍,連道了三聲好。
那海捕文書上的人竟和他的木匠親爹有那么幾分相似!
心里有了著落,金萬山就興沖沖的往家趕,打算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個父親。
西守門不遠,有座廣寧寺,這寺廟香火鼎盛,前幾日金仁貴和其他木匠承接了寺廟的木工活計,金萬山來到寺廟找到自己父親,好說歹說找監(jiān)工監(jiān)院討要了幾錢銀子。
金仁貴問他拿錢做什么,金萬山則神神秘秘道:“我有頂好的事和你說,爹你今日早些歸家,咱爺倆好好喝一盅。”
今日臘月初八,廣寧寺外恰好有廟會舉辦。
金萬山有求于金仁貴,就破天荒的買了燒鴨燒酒。
末了,遇到賣雞雜的食販,他就又稱了一斤鹵雞心。
拎著吃的喝的,金萬山正打算回去時,路邊支攤算卦的驚門卦師忽然攔住他的去路。
“從來玩物多喪志,不是人迷是自迷。這位居士,我觀你貌輕神浮,像是江中浮木,海中破筏,恐不日就會犯下傷天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