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箋告急
大雍景治年間,藩鎮(zhèn)勢大。
長亭王朱晟獨(dú)子隱姓埋名,化名朱雍,以布衣之身發(fā)跡,整合藩鎮(zhèn)兵馬,揮師南下。短短兩年間已占據(jù)四州。有見北地襄軍者,均言其軍容整肅,大有虎吞山河之勢。
而今位屬九邊重鎮(zhèn)之一的蔚州,也已大半歸屬北襄軍。
襄者,有解衣耕種之意,《說文解字有言:襄乃解衣而耕的振奮狀態(tài),有昂揚(yáng)向上之意,或假借為高、除、助、成等義。
朱懷安將麾下兵馬取以襄軍,便是要告訴世人,北軍乃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戰(zhàn),他化名朱雍,從軍中底層做起,則等同于解去華服,白身從戎,與布衣百姓乃是同一陣營。
此時(shí)蔚州境內(nèi),前年才剛從翰林院庶吉士熬出頭,出任丹墀縣縣尊的吳文才正在發(fā)愁。
“想我寒窗十年,又屢遭磨難,這才出人頭地,做了一縣長官,如今不過二年,蔚州竟被叛軍攻破,等叛軍攻破城池,我又該如何應(yīng)對?”
一旁,衙門師爺出主意道:“大人,叛軍勢大,若是此時(shí)放棄城池,撤回京城,還來得及?!?/p>
“撤回?棄城而走與逃兵何異?況且我若走了,這一縣百姓無人照應(yīng),倘若生出亂子來,又會有多少人妻離子散?”
城墻上,蓄了短須的吳文才不復(fù)以往的意氣風(fēng)發(fā),而是多了一些滄桑和沉穩(wěn),他嘆道:“如今我只希望那北襄軍果真如傳言一般,不犯百姓一犬一豕”
“大人要降?”師爺眼前一亮,一旁的武將守備同樣投來視線。
北襄軍彪悍,攻無不克,蔚州郡縣不戰(zhàn)而降者甚多,而執(zhí)意與北襄軍為敵者,多數(shù)都沒有好下場。
慈不掌兵,兩軍一旦交戰(zhàn),許多事情便會脫離掌控,再難挽回。
在場之人,有心死戰(zhàn)者屈指可數(shù),剩下的人誰也不敢賭北襄軍的喜惡。
吳文才看了圈師爺和守備將官,幽幽道:“我為大雍臣子,得朝廷器重,才有今日成就,若我不戰(zhàn)而降,豈非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
“那大人是想”
吳文才伸手扶向城墻,瞭望遠(yuǎn)處塵煙,目光深沉道:“張守備,取弓來!”
一旁的守備猶豫片刻,還是將弓遞給了縣尊。
吳文才看著遠(yuǎn)處逼近的沙塵。
暮色中,一支玄甲軍肅立如林,裸露在外的鋒刃處映著寒光。鎧甲相擊,錚然有聲,其間將卒身姿皆如松如岳,軍容之整肅令鬼神生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