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哭靈缺孝衣。
他剪了自家壽材布,
拿去裹你爹娘骨。
黃泉路上風寒重,
世間自有人心暖。”
又有說書人拿了徐某人贈送的故事話本,便免費為他插播喪葬廣告,茶樓里常聽人講——
“閻羅殿前讓座迎,
陽間欠你萬貫財,
陰司許你引路名。
黃泉路上燈萬盞,
盡是生前賒賬人?!?/p>
臨河的風氣不知何時變得陰間起來,期間衙門沒少找徐青談話,但奈何人做的是正經(jīng)買賣,巡房衙門的師爺、仵作、捕頭捕快又多與他相識,便也都睜只眼閉只眼,權當年輕人瞎胡鬧,等過了這一陣,興許就好了。
除了鋪子生意一片欣欣向榮外,在這月余時間里,貓仙堂的香火也突破了萬縷大關。
人們口中常說的萬縷香火,指的便是寺廟觀宇的香火鼎盛到了一定程度,而萬縷對標的往往都是些大寺大觀。
一個月時間,貓仙堂懲治放羊倌,推倒送子廟,降伏妖虎帶來的后續(xù)影響才算徹底發(fā)酵,徐青也見證了堂口香火從每日一百來縷,增長到每日三四百縷的轉(zhuǎn)變。
不過等到今日,香火的增勢已經(jīng)有了頹態(tài)。
徐青并不意外,畢竟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人,才是大多數(shù)。
那些曾受過貓仙堂恩惠的人,能燒過一回香作為感謝,就已經(jīng)算得上是內(nèi)心虔誠,等再次想起祭拜的事,興許就要等到逢年過節(jié),或是有求于仙家時,才可能會燃起那一縷香火。
期間隔壁紙扎鋪的吳家嫂子有了兒媳陪伴,整個人也有了神采,徐青還給了張婉一個差事,讓她幫忙經(jīng)營紙扎鋪相鄰不遠的壽衣店。
這人只要有事做,心里就不會想太多偏激的事。
有了張婉經(jīng)營壽衣店,大壯、二壯兄弟倆便回了關門村,繼續(xù)經(jīng)營分堂香火。
class="contentad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