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為何要對一個做白事生意的人如此上心?眼下時間緊促,王府還有諸多事宜需要處理,便是朋友,也不該耽誤如此多功夫。”
朱懷安身邊的幕僚客卿明顯有些著急。
“此事我自有打算,你等無需多言?!?/p>
別人或許不知,朱懷安卻知曉他這位徐兄弟那是真有點本事在身上的。
若單論智謀見識怕是也不會比府中幕僚差多少。
要是能求得徐青出山輔佐,他便是再等幾日又有何妨。
棺材鋪。
徐青三人圍坐在桃樹下,幾案上有香爐散發(fā)出裊裊青煙。
今日胡寶松講了當(dāng)今修行中人的修行境界。
徐青此前只知武道有六境,卻不曾知曉武道之外,修道之人亦有六境。
不過修行者的六境,并不與武道對標(biāo)。
兩者一個在世俗流行,另一個則隱匿世外,非常人能夠知曉,說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不為過,自然談不到對比。
“修行法各式各樣,具體也沒個章程,不過千年之前有大宗立世,創(chuàng)下六境法,分別是辟邪、通識、刑魂、斬衰、塑命和元神。
只因這六境法傳播最廣,所以便成了修行中人論道比法時,最常用的說辭?!?/p>
胡寶松侃侃而談。
辟邪顧名思義,當(dāng)初的柳有道能控制行尸,敢于在夜間行走荒墳野林時,便等同擁有了辟邪之能。
而溫養(yǎng)識覺便是第二境,通識境的映照。
人有九通識,含眼、耳、口、鼻、舌、身、意、末、藏。
每通一識,便能獲得諸多玄妙能力。
其中眼為廣目識,開之能視見陰邪;
耳為通耳識,能聞鬼話神音。
口為妙口識,開啟后可修習(xí)禁言法、敕令法,亦或日賦萬言,說妙談玄間不覺饑渴;修至高深處,亦能禁音藏氣,蘊斂內(nèi)息,口綻雷音,懾心拿魄,具有無上威嚴(yán)。
鼻為多聞識,能辨氣數(shù)濃薄差失,纖毫必記。
舌為五味識,萬品眾物,仙珍邪毒,合為一食,分別其味,明辨悉知。
身為強身識,可攀巖走壁,經(jīng)山觸識,無望懾礙,修至高深處,則分形散體,千變?nèi)f化,形長充于八極,短入于毫微。
意為心靈識,開之迥一切法,外魔不入,內(nèi)魔不生,皆悉空凈。
末為末見識,開之趨吉避兇,災(zāi)劫禍害亦能變通。
藏為藏明識,開啟后能溝通天地之橋,入主神景,感知內(nèi)外,參悟真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