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響柴門,有一名身穿素服,頭戴白孝的男子打開門來。
不等男人詢問,徐青拱手道:“在下同是愛花之人,因久仰花園叟愛花之名,特來吊唁?!?/p>
家有喪事,門前掛幡,按喪事禮節(jié),便不得隨意拒絕他人吊唁。
這里面包含的不止是對逝者的尊重,還有對親友感情的接納。
徐青過來時,宅院門外雖無喪紙白對,但卻貼有訃告,且門口的幾盆牡丹也特意挑選的素白樣色。
這就表示主家不拒來客吊唁,徐青明白個中道理,此時說明來由,門內(nèi)眾人自然以禮相待。
徐青與玄玉進(jìn)了柴門,這才發(fā)現(xiàn)院內(nèi)景致比之院外更加繁盛。
竹籬圍攏的園子外,纏滿薔薇木槿、刺梅金雀,透過竹籬,里面則種滿了鳳仙、秋葵、芍藥、百合等各式花草。
玄玉踩著竹徑,一路觀花,目不暇接。
徐青一邊嗅聞花香,一邊打量著周圍的風(fēng)水布局。
這老花匠果然不是俗人!
只是這高爽寬敞,迎日接暖,攔風(fēng)擋寒的風(fēng)水布局,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這位老花匠,最起碼也是一位學(xué)過風(fēng)水,懂得萬物生存命理的高雅之士。
一路來到靈堂,徐青走進(jìn)一看,里頭冷冷清清,莫說挽聯(lián),就連香爐里的殘香都稀少的可憐,顯然并無多少人前來吊唁。
老花匠沒有子女,只有個老伴也在兩年前撒手人寰,如今負(fù)責(zé)花匠后事的乃是他的族弟。
徐青經(jīng)過詢問,這才知道老花匠前日里將所有盛開的花送到顧家后,在回來的路上就已經(jīng)顯露出疲態(tài),待老人家走下馬車,未進(jìn)園門,便猝死在了園門外。
“不瞞老丈,在下本是一名白事先生,今日一早,我在顧家小姐所在的繡樓下,曾見過老人家一面?!?/p>
徐青沒有隱瞞,把見到花園叟的情景緩緩道出。
在場之人聞言,無不駭然。
“汝莫不是故意戲耍我等?家兄靈柩當(dāng)面,閣下若是如此編排家兄,未免太過無禮?!?/p>
徐青搖頭不語,只是伸手從袖中取出來一只盛放花種的精致錦袋。
“此物就是令兄所贈之物,在下所言,并無一言是假?!?/p>
崔恒看著徐青遞來的錦袋,只覺頭皮發(fā)麻。
確認(rèn)袋子是死者之物后,徐青又把花園叟如何教他賞花、聽花的事道出。
崔恒聽完這話,心中再無懷疑。
“這些話確實(shí)只有家兄才能說出,難不成這世間當(dāng)真有如此怪異之事,可為何家兄不在此處會見我等,卻要顯靈和你相遇?”
徐青接過花種袋子,開口道:“令兄所愛所想,皆因花起,我和小妹在繡樓下賞花看花,令兄見我二人如此喜歡他的花,這才現(xiàn)身引導(dǎo)我二人如何觀花?!?/p>
“亡人所執(zhí),緣起緣滅,皆有跡可循,花園叟所執(zhí),無非花也?!?/p>
聽到徐青所言,崔恒等人盡皆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