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人做事麻利,第三天早上就退了客棧搬進了租房。
屋主夫人在她們整理東西的時候還幫了忙。
她倆現(xiàn)在對外是姐弟關(guān)系,但就算是姐弟,同睡在一張床上也是不妥的。
因此沈曼額外在屋子的一邊放了個小床,兩個床用透光帷幔隔離開。
雖然簡陋,但在旁人看起來這也就夠了。
出門在外,人總要為一些東西做點妥協(xié)。
也不是誰家都有大房子可以給姐弟兩個一人一間房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
隔天,段覓覓就找好了一輛二手小車準備擺攤。
她原本的計劃是等安定下來就寫信給賈老板讓他幫忙聯(lián)系車隊運送貨品。
因為一開始就說好了剛開始的那個階段貨品從茗娘和她自己的店鋪出。
等日后穩(wěn)定了她再伺機尋找合適的貨源或者說干脆自己找人做。
但目前她自己要提前擺攤,那貨就來不及準備了。
來回一趟不方便,東西太少拜托車隊也虧得慌。
她尋思著干脆自己去買點原材料,先整幾件手熟的珠串和頭飾。
然后絨花也可以整一點,一起湊湊便也能滿足一個小攤位的需求。
不為別的,先開起來么,她有點著急想賺點錢。
最近總是花錢,她心里有點不穩(wěn)。
。。。
白天她先是去了珠行買了價格合適的各色串珠,再去銀樓和金樓稱了點珠托和小珠子,最后又去布行稱了點彩線和布條。
原材料準備妥當,她腦子里本來就有形制,對用料完全了解。
因此很快,她晚上就請了屋主妻子和女兒幫忙一起制作。
兩天內(nèi)弄了大概三四十件商品。
第三日,她就貨品上架出去擺攤了。
風風火火,行動派,行動力驚人。
當時沈曼還在倒騰她那紗窗怎么固定,米糊的效果不太理想,她覺得該上釘子了。
這邊的漁網(wǎng)肯定不是地球那樣用尼龍做的,主要的成分有點像亞麻,大麻之類的植物纖維。
雖然不知道她們是怎么把亞麻這種東西處理得這么細的,但本質(zhì)上還是植物纖維。
按照她原生思維來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木框上釘釘子然后打結(jié)。
她想起小時候見過的竹釘子,但瞧著屋主大概不樂意她破壞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