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曼沒當過老師,不過她也還記得自己高一的時候有個高三的數(shù)學老師差點自殺了,傳說是老師的教學壓力太大,一時之間想不開。
高考大家都知道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分之差,云泥之別都可能有的。
本來學校抓老師的考核就很緊,五天一大會,三天一小會的。
每次月考過后學生的平均成績太差,那個班的帶課老師就會被當眾拎出來讀自己寫的考后反省。
是自己哪道題沒有講清楚啊,還是說學生上課的時候狀態(tài)沒有調(diào)整過來啊,有些差生的引導工作沒有做到位啊。
嘛,理由五花八門,總之就一句話。
你們班成績差,要反省。
至于怎么反省,我們也不管。
但這個鍋班級老師一定要背起來。
是不是自己的教學方法不對?還是說自己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亦或是沒有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沒有給他們講一些勵志的人生故事?平時有沒有關(guān)心同學?
諸如此類,其實很繁雜。
然后有些家長平時不管孩子成績,然后等高三了就開始頻繁騷擾老師。
目的也很明顯,希望老師多花點時間在他們的孩子身上,最好是老師的課外時間也要充分利用起來。
語文那東西補了沒用,英語也夠嗆,就數(shù)學,但凡作對一道題就是五分到二十五分的差距。
因此那名數(shù)學老師不僅每天要給高考班上課,還要不斷應(yīng)付那些家長。
學校有規(guī)定,課外補課肯定是不行的,但家長們不管,在他們那里,騷擾學校老師是最便宜的表達自己關(guān)心孩子學習成績的操作。
畢竟課外的補習班要老多錢,他們又不傻,怎么會真想多花錢呢。
每個月能把孩子送到老師那里去已經(jīng)是他們愿意做到的最大努力。
這可苦了那位老師,上面明確說不行,可家長們也沒有放棄的想法,他一個年輕人,不好對著家長發(fā)火。
而且就這種狀態(tài)下,他想要保留自己的業(yè)余時間似乎都成了一種負擔。
好似在旁人眼里,他作為一名老師就要為了學生死而后已,不可以有自己的業(yè)余時間。
學生要高考,他要是被發(fā)現(xiàn)在外面吃喝玩樂,那都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