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知道這里買東西都要花績點,奢侈不奢侈!
“還不如跟我要錢呢,咱現(xiàn)在有錢,但沒多少績點呢?!?/p>
其實也有,但真不多。
齊老之前給的那也不能用。
她對過了,有標記,不能混用。
翌日正式上課,稀疏平常,沈曼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的節(jié)奏。
日子比沈曼想象得要簡單,至少對某人來說是的。
他日子過得不僅簡單還悠閑,堪稱養(yǎng)老模范。
浮山學堂這邊有專門的洗衣室,也有專門的食堂,還有專門的洗浴室。
凡是學子日常沒時間做的學堂內(nèi)部都有專人對應,人家的工作認真又努力,壓根不需要旁人插手。
所以對咱們小廝來說,他們能干的活其實很少,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一套模式。
主子在屋里的時候端茶倒水,主子去上課的時候要么在屋里整理東西,要么就自個兒去溜達。
這套模式應用到沈曼這里就更輕松了,她壓根不需要人端茶倒水,每天被子都還是自己疊的。
那小侯爺干啥呢,他啥也不用干,要干點什么那也是順手。
比如說,每天早上借著給學生打飯的名義去食堂選一大堆好吃的,然后湊活湊活分沈曼一小碗讓她飽腹。
上午拿沈曼的學子玉牌去書社借書拿回來看,借的都還是小人書,故事書,圖畫書,必要的時候會幫沈曼帶個一本兩本課外教輔資料。
你還真別說,依據(jù)咱李教席的意思,最近書社確實多了一批休閑書,當時還特別囑咐新生們說要以學業(yè)為重,閑書以后有的是機會看。
沈曼合理懷疑這是人家小舅舅給他明目張膽的開小灶。
要不然怎么每次他去食堂都能找到他喜歡吃的東西,去書社都能找到喜歡看的書,分明里面有好些東西一問那以前都是沒有的。
中午沈曼自個兒上課完畢在食堂吃,他更自由,直接去村子里點心房買一碗餛飩餃子果腹然后去飲品屋打包一份冰菓子回來當下午茶。
不用懷疑,他用的就是沈曼的績點,真就是不賺錢的人花錢沒個輕重,一碗餛飩兩個績點,一份冰菓子一個績點,他天天要吃。
沈曼可以不給用嗎?這不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