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喜歡那種,就為了活得好一點,要付出很多代價,挨罵,挨打,受傷,流血,流淚,跪下求人,仿佛只有那樣,人才能好過一點?!?/p>
“不該是這樣子的,我更希望人可以不用付出太多代價就能活得。。。好一點,舒服一點?!?/p>
段覓覓語句有點重復了,但她要表達的東西很明確。
想要活得好,這是人之常情,卻不知怎么的,凡是他們想要好過一點,就總會出現那么個人,那么一件事阻擋在他們面前,給他們面門一腳,直叫他們知道生存的厲害。
感覺好難的,生存太難了。
“或許,有時候人不用花太多錢,不用吃太多的力氣,不用冒特別大的風險,只要一點巧思,人生,生活就會不一樣了。”
呃。。。沈曼但笑不語,錢還是頂重要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要說人生可能性的話,那還是錢堆起來的選擇性要多一些,巧思此類的東西無非是無可奈何之下的一種妥協(xié),捉襟見肘,一種難以言說的體面罷了。”
本質還是物質缺乏,不得不才動起了腦子來滿足自身需求。
而她也不厲害。
她這純粹是拾人牙慧,汲百家之所長,所以乍看上去并沒有付出太多東西,實質上在地球那邊,代價已經有人付出過了。
這種,又怎么能說是自己的東西,她不配。
段覓覓理解了一下沈曼的意思,她搖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一點錢都不花,也不是說用錢能解決的事情不好?!?/p>
“就是說巧思,就好比之前你。。??镜哪敲骘?,其實也沒干什么,對不對,但滋味就好吃很多,原來面餅還能烤著吃,就這種一下子多了好多滋味?!?/p>
沈曼明白段覓覓是什么意思,生活難過有一部分原因是錢少了,因為錢能解決大多數問題,但除了錢之外,解決問題的途徑并不是完全沒有。
巧思便是其中的一種,雖說是無可奈何的妥協(xié),但追究到底,它就是一種解決方法。
只要是解決方法,它就具備衍生能力,有些俗語說的就是這類的事情,另辟蹊徑,曲徑通幽,別出心裁,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沒錢買好看的布,但可以買繡線自己縫花樣,沒錢買肉吃,但能把面筋做成肉的味道。
創(chuàng)造的價值自古以來就在此處,化腐朽為神奇。
缺錢,缺少物質條件是常態(tài),實質上,‘巧思’此類的靈感迸發(fā)對人類文明發(fā)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它不是生活生存的調味劑,它更像是一種能讓人不斷活下去的催化劑。
“是么!”
沈曼樂滋滋的,沒想到那面餅給段覓覓的印象那么深。
雖然不是她自創(chuàng)的東西,但她還是感覺到幾分驚喜。
她是沒創(chuàng)造這些,但她把新的可能性帶給了其他人,這就叫做地球文明的搬運工。
就跟有些人從Youtube上搬運視頻到了其他頻道上一樣,雖是搬運,但看到的人確實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