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叫人曾叔了,兩家人感情進展就是那么迅速。
這點也是好運,租房子的時候遇到一個性格良善的屋主,曾叔多愛關(guān)注‘時事’,有時候可能幫沈曼大忙。
現(xiàn)在她一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東西第一時間就會找他,他不行就去找他推薦的人。
真就方便的不得了。
她想趁著有時間把紗窗固定好,順便也能把罩子給完工。
半成品總放在那里,她怕自己哪天都忘了那些個竹子骨架原先是準(zhǔn)備拿來干什么的了。
就健忘,沒辦法,打小就有的毛病,不得不防啊。
曾叔還真給她介紹了一個地方,那地方在下城區(qū),隸屬工坊,離他們現(xiàn)在的位置很近。
“咱們開店的人呢都是商行在管,那些手藝人和他們常用的物事基本都是工坊在管。”
“工坊也開店,你可以從他們的店里買到那些東西,但人家的店不開在前街,在下城區(qū),主要是賣一些工具用品。”
工具用品和生活用品不是一個概念。
比如說之前那個竹篾老板,他雖然也自己編竹簍子,但人屬于商行。
真正屬于工坊的是那些半成品加工人員。
比如說砍竹子削片的,做椅子的,還有打磨寶石的,此類,通通屬于工坊。
順便做房子此類的大工程也是工坊,哦對,段覓覓找的裝修隊嚴(yán)格來說也是工坊下面的。
他們開店賣的大多也不是成品,而是自己做工的時候會用到的工具以及一些試用品。
凡是成品量產(chǎn)概念的生活用品,全部都是商行在管控。
也就是做蠟燭的賣不了蠟燭,種菜的開不了酒樓。
順便這邊的房子不是買的,而是請工坊的人上門幫忙做的,大型家具也一樣,整個城里沒有家具店。
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