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指的是當下你從事的行業(yè)相關類別的總指揮。
比如說你賣布的,你上面的就是衣用商行,他們直下的機構是叫布行,你和布行對應。
你賣珍珠的,你上面的就是珠寶商行,他們直下的機構就是珠行,你和珠行直接對應。
你賣菜的,你上面的就是食用商行,他們直下的機構就是糧行,你和糧行分下的菜行進行對應。
以此類推,商行可以算是各行各業(yè)的行業(yè)top,他們自己開店,同時也對在這個行業(yè)的各個店鋪有管控職能。
基本可以理解成一個區(qū)域的總代理,很多小店鋪的東西都會從他們那里購買。
當然你非要走遠一點從旁的城區(qū)進貨,那也是可以的,沒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冒犯。
但一個區(qū)域內的東西其實大差不差,總行沒有,那其他地方幾乎也就沒有了。
這邊交通不發(fā)達,每個商行都有自己固定的車隊。
有的是和車馬行簽訂的長期合同,有的干脆是自家運營的,運輸成本低些。
而且商行那邊的物價被當地府衙嚴格限制。
不會出現比旁的地方貴太多的情況,你若是買得多,估計都能拿到折扣。
綜合考慮之下,大多數小店鋪都會從當地的商行拿貨。
方便而且品質有保證,價格也沒有很離譜。
其中一個較為復雜的店鋪可能會涉及到多個商行,比如茗娘和段覓覓那個小店鋪。
她們店鋪小,但里面的種類繁多。
像她們上面,不僅是有衣用商行,還有珠寶商行,甚至還有金器商行,銀器商行的事情。
她們做首飾的,難免會復雜一點。
旁的也沒什么,就是可能某段時間的‘會議’會多些。
各大商行在某段時間會頻繁‘開會’,通過這個來了解當下的市場行情來查缺補漏。
了解了之后他們好代表整個城區(qū)的相關從業(yè)者把信息傳遞給商會。
商會比商行的段位高,基本上都是商行在某個時期退下來的‘大佬’組成的‘榮譽代表’。
他們代表各大商行去和府衙以及其他城區(qū)勢力談判。
好比說最近雨季,運輸上成本多了兩成,各大商行就有點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