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叔沒懂,但不妨礙他覺得沈曼好玩。
早前就有這種感受了,如今更是。
這孩子腦袋瓜子里想法就是多。
“一天天的想法真多,還挺佩服你的,我告訴你啊,你要是去下城區(qū)買東西可得早點,他們關門早?!?/p>
“好嘞!”
沈曼揮手和曾叔告別,心里還在回味剛剛的認知。
一般來說,生產水平較為落后的年代,受制于技術和社會結構,商業(yè)模式更多是分散式和小作坊。
但這邊的城區(qū)無論大小,拋開農漁等一級資源部分單獨設置管理,其他的工商等二級轉化資源部分似乎都在嚴格執(zhí)行上總下分結構。
每個城區(qū)只有一個工坊,但可以有很多個商行。
順便農漁此類的配置全部都在府官的管理之下,屬于直接管理。
府衙可以說是所有農副產品的總經銷商,漁民賣魚給府衙,府衙再賣魚給商行,府衙給漁夫發(fā)錢。
所以之前才有府官安排臨近城區(qū)進行糧食調度的事情。
他們有第一手資料,知道自己這邊還有多少缺口,所以才能提前發(fā)出請求。
同樣,對方也因此才能在保持自己城區(qū)生活穩(wěn)定的前提下分撥糧食給其他地區(qū)進行結構性支援。
這一套,不得不說,很適合這邊的小城區(qū)的管理。
在一個有大王的集權年代里,工農產業(yè)的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
順便直接消滅了大商團壟斷和地主階級產生的可能性。
畢竟那些個玩意可以產生的基本原因是資源的高度集中和土地兼并。
這邊一級資源和一級勞動力都在府衙的手中,商人和中間商能干涉的東西很少。
嗯嗯,沈曼內心咋舌,這就很難評,這要她怎么認知這個世界比較好。
一個封建王朝,還是說。。。一個‘健康’政府。
嘛。。。她索性是個新客,還屬于對這個社會一知半解的階段。
但無論怎樣,沈曼可以說,除了有人在追捕她之外,不考慮這個,就先不考慮這個。。。
這里的世界大體上還是一個很安泰的世界。
當然小部分‘雜種’的壞水姑且不論,那些個玩意哪個社會都有,防不勝防。
不甘于落后消亡又沒有合適的渠道晉升,暴力和傷害就不可避免。
心理學里說了,進取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精神特質,在能力和環(huán)境缺失的情況下,進取心就會變質,變成對同類的欺壓和折辱。
一條線很長,有些人在注定超越不了那條線的前提下,為了取勝,極大可能的選擇就是把那條長的線擦掉,破壞掉來確保自己優(yōu)勢地位。
換句話說,這也叫做‘人之常情’,只不過變質了。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