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先李恒不知道周詩禾和余老師在暗暗較勁,聽完后,他只是很客觀地表達了他自身的感受。
余淑恒看了看他,又隱晦地瞥眼周詩禾,“曲子是你創(chuàng)作的,你更有發(fā)言權,那就用詩禾的?!?/p>
余淑恒沒有小肚雞腸,而是“愿賭服輸”,大大方方地妥協(xié)。
有了李恒的拍板,橫在兩女之間的石頭消失不見,進度再次加快,從下午到晚上,《夜鶯》這首曲譜的初步編曲總算完成。
晚上9點過,余淑恒看下手表說:“不早了,忙的晚餐都沒吃,都有些餓了。家里有面條,李恒你去下三碗面條吧,老師去洗個澡?!?/p>
見余老師站起身,李恒跟著站起身:“成,老師你洗漱完就過來,我先炒個哨子?!?/p>
余淑恒微笑點頭,離開了27號小樓。
等到腳步聲走遠,李恒轉(zhuǎn)身對靜坐在鋼琴面前的周詩禾說:“詩禾同志你呢?是洗個澡?還是跟我去隔壁?”
周詩禾把琴譜合攏,想了想說:“我等會過來。”
李恒問:“一個人不怕吧?”
周詩禾會心一笑,緩緩站了起來。
回到26號小樓,李恒從水桶里捉出一條斤把重的桂魚殺掉。聽余老師說這魚是假道士釣回來的,攏共釣了5條,送了兩條給她們。
殺完一條魚,李恒思慮一陣,又把水桶中另一條桂魚也捉了出來。
一并殺掉,打算做一個酸辣片片魚吃。
剛好魚湯用來做面湯,一舉兩得。
酸辣片片魚用的時間相對較多,等他做好時,兩女一前一后來到了26號小樓。
見狀,他沒再等,直接燒水下面條。
四五分鐘后,三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端上了桌。
李恒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就是余老師和周姑娘每次在餐桌上的座位從不相鄰,似乎更喜歡隔桌而坐。
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也許在京城期間就有了,只是這個暑假相對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
不過為了接下來的合作,李恒也好,兩女也罷,三人對此心照不宣,都沒有往這方面延伸的念頭。
晚飯過后,呃,應該也算是夜宵了。
余老師提議出去走走,消消食。
李恒答應下來。
周詩禾沒反對,默默跟著離開了院子。
不知何時,斜對面的24號小樓亮起了燈,且不止亮一盞,而是一樓二樓都亮了。
暑假這條巷子的人家基本空了,沒什么心理負擔的李恒站在巷子中央嚎一嗓子,“老付!在家沒?”
“你小子,鬼吼鬼吼的!大晚上你們還要出門?”聞聲,假道士從二樓陽臺探頭出來。
不一會兒,陳思雅也挺個大孕肚出現(xiàn)在陽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