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把手里的茶杯放桌子上,說出了一句讓人很意外的話:“第一年我不要薪水。”
得咧,人家是不缺錢的主。
想想也是,替金庸打理《明報》那么多年,要是沒點積蓄也過不去哇。
對方誠意太足了,足到李恒都不好拒絕。
不過現(xiàn)在正是缺人的時候,李恒也不想拒絕,當即快人快語介紹了一遍新未來培訓學校。
再過一陣子不是要在滬市和羊城開分校么,把這位安排到這里最是合適不過了,會管理,懂英語,出國留過學,還擁有這年頭在內(nèi)地無比吃香的香江人身份?,F(xiàn)階段,能力手腕絕對比李然要強。
聽完介紹,王也明白了李恒的意思,很是爽快地說:“可以?!?/p>
接著她說:“我要先陪查先生回一趟香江,10天后再來入職?!?/p>
李恒答應下來。
奇怪的是,商談了許多入職和工作細節(jié),卻唯獨沒提薪水。
其實他們差不多遇到同樣的問題,對于這樣送上門的人才,李恒不知道開多少工資合適?
王也亦是如此,不懂大陸行情,不曉得開口要多少年薪合適?
于是抱著以后再說的想法達成了口頭協(xié)議。
休息一陣,又胡吹海侃一陣,眾人在外面花園留了一張合影才散。
廖主編怕李恒年輕沒經(jīng)驗,喝酒開車出事,親自送他回的學校。
李恒一走,金庸和王秘書也跟著告辭離開了。
車上,金庸思慮一會,問了一個之前就想問的問題:“你是想委身這位李先生?”
在香江,很多大家族的事業(yè)幫手都和老板有一腿,是老板的地下情人或者外室。
所以,見怪不怪了的金庸先生才有此一問。
駕駛座開車的王也目視前方說:“怕是入不了李先生的眼。”
金庸手指無規(guī)律地點點大腿,欲言又止。
其實他是有點舍不得的,兩人雖然只是事業(yè)上的合作關系,沒有兒女事情,但王也能力太過突出,這些年讓他極為省心,日子過得很是自在。
不過金庸也明晰一個事實:自己畢竟老了,《明報》的舞臺也到了巔峰,她已經(jīng)學無可學,是時候放人家走了。
而且,當王也提出想來李恒身邊做事時,兩人彼此心知肚明,該散伙了。
就算金庸不放她來內(nèi)地,她也會去其它地方。
ps:先更后改。求月票!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