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原風景》是島國陶笛大師宗次郎享譽世界的名曲,要1991年才創(chuàng)作出來,一經(jīng)發(fā)布,就名動全球,后世播放量更是超過50億次,可見其影響力和大家對它的喜愛。
要不要搞?
搞不搞?
搞還是不搞?
奶奶個熊的!不搞白不搞!搞了!
自我詢問三遍,他就再也抑制不住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真他娘的咧,對于截留小日子的好東西,李恒一點愧疚心都沒有,抱歉都懶得說一聲。最多就是擔憂自己能把這首曲子發(fā)揮出幾成功力?
現(xiàn)在他面臨一個情況,笛子是他的拿手戲,是用笛子吹?
還是用原本的陶笛演奏?
可陶笛的話,他會是會,但沒有笛子、二胡和鋼琴那么高的熟練度啊。
端坐在椅子上,聽著對門停歇兩分鐘后又響起的陶笛聲,李恒手指不停敲擊桌面,內(nèi)心在掙扎著,在權衡著
如此不知道過了多久。
等到余淑恒出現(xiàn)在對面閣樓上時,他才漸漸回過神來,想了想,他找出余老師送給麥穗的陶笛,騎著自行車直奔人少的原野而去。
不管怎么樣?先試試陶笛效果再說。
一路騎行了幾里路,遠離復旦大學后,他找一個人煙相對稀少的地方坐下,拿出陶笛吹奏了起來。
對于呼吸、指法、吐音、換氣和節(jié)奏等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李恒作為玩樂器的能手,這些壓根不用請教別人。手握陶笛吹彈5分鐘就找到了前世的熟悉感。
《故鄉(xiāng)的原風景》他上輩子用鋼琴彈過,用二胡拉過,還用長笛吹過,曲譜早已爛熟于心,不用花時間琢磨,現(xiàn)在只有一點,就是演奏!演奏!要是有效果,就多加練習就可。
定了定神,李恒開始試吹,前奏一響,不遠處吃草的老黃牛都抬起頭往這邊虎視眈眈。
一老者煙都暫時忘記卷了,也站在石頭上看向了這邊。
《故鄉(xiāng)的原風景》長達4分40秒,一曲下來,李恒自我感覺非常好,就是有點費口,看來上臺之前還得多練習練習才行。
一連試吹了5遍,李恒心里有數(shù)了,確定就它了!
反正今生老子是第一演奏的,老子就是權威!沒人會質(zhì)疑。
想著這首牛逼哄哄的曲子屬于自己了,李恒心情特別不錯,騎自行路過老者身邊時,還大聲問:
“大爺,我吹得怎么樣?”
大爺取下含著的煙嘴,笑呵呵道:“我不懂音樂,但怪好聽嘞!讓我想起了小時候?!?/p>
“是嗎,那我明天還來?!崩詈銚]揮手告別,快速踩著自行車離開了。
回到學校,李恒哪都沒去,徑直來到12號女生宿舍樓下,見面就朝宿管阿姨喊:
“阿姨,麻煩幫我叫下麥穗?!?/p>
宿管阿姨說:“你運氣不錯,這女同學剛回宿舍。”
隨后,宿管阿姨打開小喇叭喊了兩遍:211的麥穗!211的麥穗!樓下有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