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聽麗薩的話,以為是托,以為對方是周詩禾請來的托,專門壓制余老師的。
余淑恒看眼李恒,又看眼周詩禾,一臉微笑,心態(tài)保持得還算不錯。雖然她們已經(jīng)徹底撕破了臉,但兩女在外人面前,甚至在李恒面前,都會維持表面團結(jié),不會落下把柄讓別人嗤笑。
這和她們的涵養(yǎng)有關(guān),也和李恒有關(guān)。
對于麗薩的問題,周詩禾靜謐笑了下,回答:“我們是音樂上的搭檔,也是私交很要好的同學(xué)和朋友,出門在外,他一般會保護我?!?/p>
麗薩問:“牽手也算保護?”
周詩禾沉吟片刻說:“在特殊情況下,為了避免一些尷尬,他牽手帶我走,確實是對我的一種貼心照顧,這是我們的默契,我一直比較感激他?!?/p>
麗薩問:“什么特殊情況下?”
周詩禾不著痕跡瞄眼李恒。
李恒立馬意會,玩笑著替她回答:“她長得美,出門在外有時候需要我打掩護。”
好吧,好吧,這采訪沒按照劇本走,漸漸歪了。
李恒三人不知道麗薩是故意的?是把控采訪主動權(quán)?還是對方真的被周詩禾的美貌給驚艷到了,于是一連問了好幾個題外話。
其實女人的第6感告訴麗薩,李恒和周詩禾之間有貓膩,而李恒作為世界頂級音樂家,聲名遠揚,家喻戶曉,若是能在采訪中爆出一些私人感情的料,無疑會讓那些對李恒充滿好奇的全球聽眾更加感興趣,那樣《時代周刊》的銷量也會節(jié)節(jié)升高,賣得更好。
這次專訪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主要包含三個部分。
一是李恒的過往,創(chuàng)作經(jīng)歷。
二是,《永恒》純音樂專輯的誕生話題,三人結(jié)識聚一起的小故事
第三部分是,關(guān)于未來的發(fā)展。
比如麗薩提問:“李先生,你是亞洲第一個讓全球聽眾自動拋棄國籍、自動忽視不同種族和不同地域而備受歡迎的傳奇音樂家,你也是第一個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亞洲音樂家,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成功了,大家都很歡心你的未來,能說說將來音樂的規(guī)劃嗎?”
李恒搖頭:“老實講,沒有具體規(guī)劃。于我而言,即興創(chuàng)作才能出經(jīng)典;為了名利填鴨式地鉆研堆積,會很累,也違背了我的初衷。
未來的話,我會繼續(xù)試著把中國的味道、把東方的底蘊在樂曲上接近原汁原味的表現(xiàn)出來,將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出去。
你或許知道,我們中國音樂家在演奏時往往有著豐富細膩的情感,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p>
麗薩提問:“很多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教育是逼迫式教育,卻出了你這樣一個天才,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李恒笑著說:“也并不全是這樣,我們的教育也會講一些策略,也有靈活性。其它先不講,就比如彈鋼琴這塊,我就和詩禾私下聊過。
她告訴我:學(xué)鋼琴早期必須非??炭?,你沒有磨出繭子,是不可能彈好的。還是要先把技術(shù)和樂感逼著練上來,打好厚實基礎(chǔ)。
當然,詩禾也講,即便是父母和老師逼迫自己練習(xí),但他們也有靈活性,指導(dǎo)她活練,不能沒有目標瞎彈。要不然一天練十幾個小時,最后練傻了,從琴房出來個木乃伊可不成?!?/p>
麗薩問最后一個問題:“那你覺得什么是好的音樂教育?”
李恒想了想,道:“我希望孩子們是一種被激勵的方式去學(xué)。雖然有時候確實需要快馬加鞭,畢竟勤能補拙,但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和心底對音樂真正的熱愛。應(yīng)該告訴他們,學(xué)音樂的過程雖然是需要刻苦的,但追求出來的成果是無價的?!?/p>
麗薩沒想到他小小年紀回答如此面面俱到,硬是沒鉆到一點空子,愣了愣說:“好,謝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也謝謝余女士和Ms周的大力配合,謝謝你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