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不用的東西先收好。
她準備先修一個破損的仿古畫練手,就先修那幅山水的。
雖然修的只是仿古畫,但也要按照真正的文物流程來執(zhí)行。
先開始準備工作。
檢查與記錄存檔,對仿古畫的基本信息、現(xiàn)狀進行詳細記錄和拍照,包括畫面內(nèi)容、尺寸、材質(zhì)、破損情況等,以便后續(xù)對比和評估修復效果。
同時,對畫軸進行全面檢查,確定病害類型和程度,制定修復方案。
之后準備修復工具和修復材料。
工具有棕刷、排筆、馬蹄刀、鑷子、噴壺等。
要用到的材料包括:宣紙、綾絹、糨糊、國畫顏料、骨膠、明礬等。
修復過程就更復雜了,很考驗修復者的耐心與細心,需要修復者擁有沉穩(wěn)平和的心境,耐得住漫長時間的打磨,更要在操作時全神貫注,不放過任何細微之處,稍有差池,便可能對畫軸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
具體操作,第一步是處理畫芯,用溫度不超過60攝氏度的純凈水,將畫心正面朝上,用排筆蘸水輕輕刷洗,反復兩到三次。
或用熱水燙后,用羊肚毛巾擠吸出臟水,揭去腹背紙時,需小心不傷及命紙及畫芯。
第二步是揭命紙,這是修復古畫中最重要的工序,揭取時要非常小心,不能傷及畫芯,可將食指和中指肚一起平放在托紙上,按一個方向往返搓動,使揭層薄厚一致。
接下來是托命紙、補洞等工作。
畫芯處理好后,重新托上命紙,要托得平整,沒有一絲褶皺。
托好命紙的畫芯慢慢陰干后,放在窗前逆光檢查畫面的斷紋,對一些破洞進行修補。
之后要貼斷紋,就是以1到2毫米細的宣紙貼在斷紋處,破舊古畫往往會貼滿畫芯背面,需要極大耐心。
之后的工作是全色,就是用骨膠和明礬按照適當比例調(diào)配膠礬水,均勻刷于待全色部位的背面,選用合適古墨及國畫顏料,對殘缺處進行全色,使畫面統(tǒng)一。
高手全色會做到“四面光”,即上下左右四個角度全都看不出補過。
還有一個重要工作是接筆,畫面中因破洞造成的斷筆,需要修復者來接筆,要求接筆人對畫家筆法有深入了解,知道筆意來龍去脈。
最后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了。
畫芯處理好后,從背板上取下動作必須保持斜線形。
而后根據(jù)畫的具體情況進行裝裱,裝裱形制盡量與原裱相同或相近。
修復好的畫要放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保存,控制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防止畫再次受損。
如此操作下來,一幅畫修個十天半個月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尺寸較大,年代久遠,破損嚴重,修復難度很大的古畫,修數(shù)個月甚至數(shù)年都有可能。
蘇醒買來練手的仿古畫,破損程度都不太嚴重,尺寸也不算大,應該幾天就能修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