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唇角上揚,露出笑容。
對于喬奶奶這種戲班兒出身的老藝術家,需要的不是鼓勵的掌聲,而是肯定、認可的掌聲。
一出完整的《鳳還巢》,表演時長近兩個小時。
很多觀眾聽完了都覺得意猶未盡,再一看時間,才發(fā)現已經過去這么久了。
觀眾席有年輕觀眾在悄悄耳語。
“我第一次看評劇現場,沒想到還挺有意思的?!?/p>
“還好有字幕,不然很多地方我都聽不懂,得靠演員肢體語言來猜了……”
曲影的同學也低聲交流了幾句。
“我怎么好像看到張老師了?”
“就是張老師……”
“沒想到會在這看到她……”
她們口中的“張老師”是在她們學校掛名的教學顧問,是行業(yè)內知名的戲曲老藝術家。
也是方老太太聯系到的舊相識。
《鳳還巢》表演結束,并沒有散場,開始了一些選段的表演。
一些來湊人氣的觀眾原本準備后半場悄悄離開的,此刻也大多都繼續(xù)坐著沒動地方。
方老太太探頭看了一眼觀眾席,心落回了肚子里。
選段表演基本都是幾分鐘或十幾分鐘一段兒,表演的都是某一出戲最精彩的一部分。
喬老太太唱的是《楊三姐告狀》的一段兒選段。
這出戲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左右,故事背景也是民國時期。
喬老太太卸了程雪雁的妝容,換上了簡單一些的民國初期農女的裝扮。
她上臺時,很多觀眾還是因為她的跛足才認出她是方才程雪雁的扮演者。
在她開唱之后,觀眾們更是驚訝了。
程雪雁那個彩旦是插科打諢、提供笑料的角色,而楊三姐這個角色是剛烈正直、堅韌不拔的性格。
兩個角色反差極大。
喬老太太在唱楊三姐的時候,情緒更加飽滿,演技也更加的傳神到位,更有感染力了。
原本民國的扮相簡單,更能看出喬老太太的年紀,可她的演繹卻讓很多觀眾都忽略了她的年齡,沉浸在她的唱腔當中了。
一段選段唱完,臺下掌聲雷動。
蘇醒看著臺上閃光的喬奶奶,眼眶微濕,笑容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