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心展開那些信紙。脆弱的紙張在手中發(fā)出輕微的脆響,像是嘆息。第一封信的落款是"文翰":
"淑貞吾愛:
見字如面。今晨別后,梨花落滿肩頭,竟不忍拂去。家父已應(yīng)允你我婚事,只待下月聘禮。。。"
淑貞是外婆的名字。我顫抖著翻看其他信件,拼湊出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悲劇。
自由戀愛的兩人遭到家族的反對,外婆被迫嫁給外公,文翰被調(diào)往外地任教。最后一封信只有寥寥數(shù)語:
"此生已矣,唯愿來世。那株梨樹,就當(dāng)是我陪著你吧。"
信紙上有明顯的水漬,不知是雨是淚。我捧著這些跨越半個多世紀(jì)的思念,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外婆總愛坐在梨樹下發(fā)呆。
鐵盒最底層還有一個小布包,里面是一縷用紅繩系著的頭發(fā)——粗硬微卷,明顯是男性的,還有一枚銅制的紐扣,背面刻著"w。h。"。
閣樓傳來一聲清晰的"吱呀",像是有人踩上了老舊的木板。我猛地抬頭,看見二樓那扇多年不用的木窗不知何時開了條縫,一道影子飛快掠過。
"外婆?"我下意識喊出聲,隨即覺得自己荒謬至極。
但下一秒,我的手機在口袋里震動起來。掏出來一看,相冊里又多了一張新照片。
這是一張閣樓窗戶的特寫照,照片時間顯示是剛剛拍攝的。而我的手機一直都是鎖屏放在兜里。
我抱著鐵盒沖向屋內(nèi),木質(zhì)樓梯在腳下發(fā)出不堪重負(fù)的呻吟。閣樓門上的鎖已經(jīng)壞了,輕輕一推就開了。
角落里堆著破舊的家具和箱籠,正中央擺著一把藤椅,上面放著一件疊得整整齊齊的中山裝。
走近了才發(fā)現(xiàn),衣服上放著一個小筆記本。翻開第一頁,是外婆工整的字跡:
"文翰走后第三年,我學(xué)會了用恨代替思念。今天志強(外公的名字)又打我了,因為我在洗衣服時發(fā)呆,把他的襯衫搓破了。我不哭,我把眼淚都留給夢里。。。"
閣樓突然冷得出奇,我打了個噴嚏,再抬頭時,藤椅凹陷下去了,像是有人坐在那里。
一個大膽的念頭冒出來:如果外婆和那個文翰都沒能放下,那么他們的靈魂會不會。。。
"小禾?"母親的聲音從樓下傳來,"你在上面嗎?"
我慌忙把筆記本塞進口袋,將中山裝放回原處:"在、在找舊相冊!"
"大半夜的找什么相冊?"母親出現(xiàn)在樓梯口,"你手里拿的什么?"
"一個舊盒子。"我猶豫了一下,決定試探,"在后院梨樹下找到的。"
母親的表情瞬間凝固。她慢慢走上最后幾級臺階,目光落在我手中的鐵盒上時,整個人晃了晃,不得不扶住墻壁。
"媽?你沒事吧?"
母親沒有回答。她的目光越過我,落在藤椅上的中山裝上,突然雙膝一軟跪倒在地,痛哭失聲:"媽。。。我對不起您。。。"
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口袋里的手機突然發(fā)燙。掏出來一看,相機又自動打開了,取景框里,藤椅上的中山裝旁邊,隱約浮現(xiàn)出一個透明的人形輪廓,正伸出手撫摸著母親的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