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山是個皮膚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漢子,原本是當地的農產品批發(fā)商,后來憑借真誠和專業(yè)知識在瑪逗平臺走紅,成為助農領域的標桿人物。
他見到李明,顯得有些激動又局促。
“大山哥不用客氣,你可是我們平臺的功臣?!?/p>
李明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語氣溫和。
“今天你是主角,我就是來看看,學習學習,也給咱們的助農項目加把勁?!?/p>
很快,直播設備在田間架設起來。
林大山調整了一下耳麥,深吸一口氣,對著手機鏡頭開始了直播。
“老鐵們家人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大山!今天咱不在直播間,就在咱自家的地頭里!給大家看看咱們贛東最新鮮、最地道的寶貝……”
林大山很快進入狀態(tài),用帶著濃重鄉(xiāng)音卻又極具感染力的語言,熱情洋溢的介紹著當地的特色農產品。
李明并沒有急于介入直播,而是和吳倩倩、當地干部一起,雙方就在田埂旁,頂著初冬的暖陽,進行了一場現場辦公式的懇談。
劉縣長和王局長詳細的介紹了信州地區(qū),尤其是婺縣的農業(yè)特色、旅游資源以及當前農產品銷售和推廣中遇到的瓶頸。
他們不僅帶來了詳實的數據,還帶來了老鄉(xiāng)自家種的農產品請李明團隊品嘗。
言語懇切,目光中充滿了期盼。
李明聽得非常專注,不時詢問細節(jié),從產品的品種、產量、儲存周期,到物流成本、品牌包裝現狀,問題都直指關鍵。
吳倩倩在一旁快速記錄著要點,蘭雨則示意攝像師捕捉下這極具現實意義的對話場景。
“我們這里的山茶油品質非常好,古法壓榨,但就是藏在深閨人未識……”
“還有這些筍干、皇菊,都是綠色無公害的,但銷售渠道太單一,賣不上價……”
“我們婺縣的油菜花海、古徽州建筑其實很有特色,但旅游消費比較單一,留不住客……”
干部們你一言我一語,既道出了成績,更不避諱困難。
聽完介紹,李明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眼前充滿生機的土地和遠處忙碌的直播現場,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喜歡開局瘋狂打賞,主播不斷空降請大家收藏:()開局瘋狂打賞,主播不斷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