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觀察了一天,發(fā)現你的決策效率極高,甚至有些獨斷?!?/p>
“你似乎很少受到他人意見的左右,這是基于極強的自信,還是有一套獨特的決策機制?”
蘭雨的問題溫和但直接。
李明看著窗外流動的城市夜景,沉吟片刻。
“自信源于認知。我的決策建立在大量信息分析的基礎上,吳助理和我的團隊會確保我看到的信息是全面且精準的?!?/p>
“其次,我傾向于抓住問題的‘杠桿點’,解決關鍵,其他枝節(jié)自然會理順。爭論是必要的,但必須在事實和數據的基礎上。一旦看清,即便是有風險也是值得冒險的,猶豫就是浪費所有人的時間?!?/p>
“你提到風險值得冒,您如何定義和衡量值得?”
蘭雨追問道。
“長期價值?!?/p>
李明回答得很快。
“看這個風險是否服務于核心目標,是否能構建長期的競爭壁壘或品牌價值?!?/p>
“短期得失可以計算,但引領行業(yè)需要一點超越計算的直覺和魄力。就像《建國大業(yè)》,我要的是五年十年后還有人記得的經典,而不是一時的熱搜。”
蘭雨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
車輛駛入湯臣九品。
一天的拍攝到此結束。
鏡頭最后定格在李明下車后,獨自站在庭院里,微微仰頭望向夜空的背影。
寬闊的空間更襯出他身影的孤直與沉靜,與白日里運籌帷幄的商業(yè)巨子形象形成微妙對比。
蘭雨的畫外音再次響起,為第一天的記錄作結。
“極高的效率、精準的判斷、不容置疑的權威,以及隱藏在背后龐大的信息支撐體系,構成了李明商業(yè)決策的日常?!?/p>
“然而,在光環(huán)與權勢之下,那份敢于為長期價值承擔風險的孤獨與魄力,或許才是他真正的核心能量。明天的鏡頭,又將記錄下怎樣的故事?”
次日早上。
攝制組出乎意料的獲準進入李明位于湯臣九品的家中。
沒有過多的寒暄,李明只是對鏡頭微微頷首。
這與他們預想的頂級富豪的奢華有所不同,裝修是極簡的現代風格。
藝術感十足,但更凸顯空間的開闊與寧靜。
早餐是吳倩倩親自做的簡餐。
李明一邊快速瀏覽著平板上的新聞和股市行情,一邊用餐。
吳倩倩在餐桌對面安靜的吃著早餐,偶爾抬頭看他一眼,眼神平靜而默契。
沒有過多的交流,卻流淌著一種日常的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