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那邊的周易粉絲現(xiàn)在的一大樂趣就是每天一覺醒來去看看還跟華納打著官司的那些報社有沒有宣布關閉或者破產(chǎn)的。
也就《蘋果日報》、《壹周刊》這類背后有巨額資金支持的八卦報紙、周刊還能夠在華納的官司轟炸戰(zhàn)術下活的有聲有色了。
這逼小子有事是真不怕啊,說上那就上的。
“本來國內的專輯市場每年都在穩(wěn)定下滑,很多人猜華納這么瘋狂的支持周易最多也就堅持一年,畢竟養(yǎng)律師打官司是很耗錢和精力的。
“結果呢,誰能想到周易一首英文單曲居然在全球市場火爆,這下華納更是要鐵了心幫周易把官司打到底了。
“所以我警告你別想著用拖他下水的方式來為庭峰轉移注意力,周建輝瘋了會直接咬上我們的,到時候大家面上都不好看?!?/p>
英皇,董事長辦公室。
將手頭那份報告攤開在臺面上的楊受城臉色嚴肅,謝庭峰、twins等人的經(jīng)紀人霍文希就站在邊上,也看到了這份報告上所羅列的數(shù)據(jù)——
2002年4月15日,周易全球發(fā)行的單曲《thzysong》在歷經(jīng)整整兩個月后登上了英國流行歌曲排行榜金榜的冠軍寶座,單英國銷量就有136。8萬張,在銷量排行上僅次于豌豆公主凱莉·米洛等人。
而在英國之外,還有法意德西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市場。
一個能在全球英語市場賣出歌的人,那就是一臺行走的印鈔機——印的還他媽是美鈔!
當霍文希自己看到“截止到目前全球實體銷量估計為547萬張左右”時,眼睛都在直發(fā)綠,連呼吸都變得有幾分急促。
歐美那邊的實體單曲從90年代開始就是4美元左右一張,進入新世紀以來,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興起,實體單曲的銷售量也開始跳崖式下跌。
目前能賣到這個價格的也就定價3。99美元的布蘭妮、真命天女組合、后街男孩等少數(shù)高人氣歌手。
而因為在發(fā)行前率先乘著《尖峰時刻2》的東風在日本先火了一把的緣故,哪怕是在日本,華納給周易定的實體單曲價格也是并非是新人白菜價,而是統(tǒng)一在了3美元一張。
這價格也是限制了國內銷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首歌他媽的賣了一千六百多萬,美元?!”
簡單算了下賬,霍文希頓時感覺自己有些頭暈,站都站不穩(wěn)的那種。
靠!
這不是搶錢?!
周易制作完整首歌的成本有多少?10萬塊人民幣有沒有?!
不過看在華納為了推全球渠道營銷上也下了血本的情況下,霍文希心理終究還是有了幾分安慰。
還好還好,減去了營銷成本與分賬的話,華納雖然也是大賺特賺,但不至于到這種足以讓人失心瘋的地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不然你以為為什么華納會死心塌地的捧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