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的成都,天氣熱到連路上狗都得趴在馬路牙子上吐著舌頭不想動彈。
自感發(fā)現(xiàn)了周易這張專輯大秘密的張杰直接則是鉆進了距離最近的一家黑網(wǎng)吧,在開了機子后嫻熟地登上了天涯賬號,先瀏覽了一下相關板塊上面關于周易新專輯的風向——
30%都是在罵周易狗賊的,40%是在撕逼的,15%是在討論其他歌手的、剩下15%是在吃瓜的。
就算有已經(jīng)完整聽完、看完了整張《連山》專輯的人心有疑惑,但回帖也寥寥無幾,很快就被版面上其他的熱度帖給沖走了。
而目前最熱鬧的當屬周易新專輯里音樂性與流行性的爭端。
事情的起因是源自于天涯上一名時常推薦各種小眾歌曲的樓主所發(fā)的一篇帖子——
《周郎才盡,芭樂寫太多已經(jīng)把他寫進舒適區(qū)了,周易這是在浪費他的天賦》
剛剛才發(fā)新專輯的周易直接喜提周郎才盡的評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鳴與跟帖。
“周易簡直是在浪費他的天賦,他不應該寫《小酒窩》、《今天你要嫁給我》、《童話》這類的歌,一點音樂性都沒有。他又不是沒這個能力寫,a面前四首歌無論是編曲還是涵義上都站得住腳?!?/p>
“第五首《爸爸媽媽》最起碼歌詞刻畫的可以,寫中國式家庭寫的入木三分?!?/p>
“同意,他專輯里的芭樂越來越多了,作為一路跟過來的老粉真的是痛心疾首。他英文專輯里的《baby》那些歌也是沒有一丁點涵義、開創(chuàng)性的口水歌。”
“周易越來越像一個音樂商人而不是一個音樂人了,失望……”
《童話》在甜到極致后的虐心一刀本就讓周易在天涯上的熱度空前高漲,這冷不丁來個批評周易不該出這種芭樂垃圾歌的,頓時引起了強烈聲討——
一場論壇撕逼大戰(zhàn)由此展開。
從一開始的小范圍討論,短短幾個小時后就上升到了彼此對立的罵戰(zhàn)。
“不是,哥們,我們罵周易不當人歸罵他不當人,你直接上升到我們品味差是幾個意思?沒有銷量你嘴里的音樂性就是一個屁你知不知道?”
“你想高雅音樂性可以去聽古典樂的,沒必要在流行樂里找存在感。周易在《以父之名》加長版mv里彈過肖邦的夜曲,你可以單獨去截出來聽?!?/p>
“周易又不是沒有壓箱底音樂性歌曲,吵什么吵。”
“……”
在還沒有屏蔽詞、抽樓的年代,隔著一條網(wǎng)線就開始展現(xiàn)心中戾氣的網(wǎng)蟲不在少數(shù)。
到張杰現(xiàn)在看為止,這場爭端已然有演變成屁股大戰(zhàn)的趨勢。
作為周易的歌迷,長這么大口氣還沒狂過的張杰思索了一下,隨即便開始在網(wǎng)上放飛自我,開了個地圖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