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是個理應(yīng)更受奢侈品品牌青睞的白人,出道這么久了居然一個奢侈品代言的傳聞都沒有過,斯派克一個亞洲人都有了?!?/p>
“你強(qiáng)調(diào)白人什么意思?你是不是種族歧視?”
“我只歧視埃米納姆?!?/p>
“我@#%@#¥%!”
在這方面上確實無話可說的湯姆粉只能開始化身媽惹法克俠,口吐芬芳。
沒辦法,埃米納姆的個人形象確實跟奢侈品不搭架。
2月28日,當(dāng)?shù)鲜磕峁_了周易的行程,表示他已經(jīng)看完了《加勒比海盜》,將在結(jié)束專輯宣傳工作后就開始為《加勒比海盜》譜寫主題曲時,周易本人的熱度在被刻意打壓的情況下瞬間更上一層樓!
因為,此時距離周易英文二專發(fā)布僅僅只剩下了一天——或者說,就是明天。
“這張專輯就是華納逼斯派克發(fā)出來收割歌迷錢包的東西,我可以拍著胸脯打包票!”
“放你媽的屁!你偶像做不到就別說斯派克做不到!”
“……”
作為本屆格萊美的最大爭議點,《紐約時報》也借用某編輯之口在前瞻中隱晦表達(dá)了周易拿格萊美炒作的事實——
《來自東方的魔力是否還有續(xù)費(fèi)?》
《洛杉磯時報》更是化身美國樂壇堅定的守護(hù)者,義正詞嚴(yán)的指出了華納炒作的險惡用心——
《神,是偽造的!》
“從一開始的所謂中國流行樂皇帝到亞洲樂壇第一人,再到美國樂壇憑借炒作勾搭上瑪利亞,以偷襲不光彩的擊敗埃米納姆,華納唱片想要開發(fā)并獨吞中國市場這一塊大蛋糕的心思已經(jīng)昭然若揭。
“華納不遺余力的為他公關(guān)格萊美、不遺余力的幫他牽線阿瑪尼,甚至于是迪士尼、諾基亞、三星等等集團(tuán),為的就是炒作這張即將發(fā)布的專輯。而此時,距離他上一次發(fā)布英文專輯才過去了七個月。
“斯派克被華納塑造成了前所未見的樂壇天才,或者說,他們在刻意的將斯派克在音樂上的天賦神化——每個人都熱愛斯派克的天賦,都認(rèn)可他的天賦,為此無論他想干什么都可以。
“華納想要將斯派克無所不能的固有印象植入每一個美國人的腦海當(dāng)中,這是一種思想上的入侵……”
2003年3月1日,周易新專輯《foreveryoung》正式發(fā)布的日子。
嘴上說著不蹭熱度的《洛杉磯時報》身體卻很誠實將這篇極具煽動性、爭議性的報道也放在了這一天發(fā)布——甚至于發(fā)行時間就比周易的新專輯發(fā)行時間早了一個小時……
10:08分,《foreveryoung》正式上架全美。
(本章完)
喜歡華娛之開局給周董上上對抗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開局給周董上上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