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在大眾眼里還是與周易有過一段蜜月期的。
2001年第12屆臺灣金曲獎,初出茅廬的周易六個提名中四個,而與他同為新人出道的臺灣本地周杰綸卻是顆粒無收。
這在當(dāng)時的臺灣樂壇就引起過爭議,比如說指責(zé)金曲獎受政治影響所以給周易這么多之類的。
再往后,第13屆金曲獎:
周易五個獎項共十一個提名,最后五座獎杯捧走三座,年輕一代中僅有周杰綸從他手里搶走了一座最佳制作人;
第14屆金曲獎:周易《連山》屠榜。
最佳作詞、作曲、編曲、最佳制作人、最佳專輯五個獎全拿,團(tuán)隊獎還有一個最佳錄影帶總共六個獎項,王立宏、周杰綸等人顆粒無收,年輕一代中有個陳毅迅搶走最佳歌手。
單從周易出道以來所參加的前三屆金曲獎看,他就是毋庸置疑的金曲獎親兒子。三屆金曲獎共捧走13座獎杯,堪稱歷史之最。
當(dāng)時的臺灣樂壇都將周杰綸與王立宏這兩位視為了僅有的能夠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上與周易對抗的音樂人——
而后,便來到了周易在金曲獎“失寵”的開始。
第15屆金曲獎——
周易的《歸藏》因為緬懷與推崇偉人的敏感問題,只憑借歌曲《青花瓷》拿下了最佳作曲、編曲兩座個人獎,《止戰(zhàn)之殤》拿下最佳錄影帶獎這個團(tuán)隊獎,沒了。
王力宏憑借《不可思議》拿下最佳制作人、周杰綸《葉惠美》拿下最佳專輯。
周杰綸與王立宏,這一對籠罩在周易時代陰影下的創(chuàng)作才子,終于在這屆金曲獎上如愿以償?shù)哪玫搅吮凰麄円暈樽罡吆鹆康莫勴?,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索尼旗下能在周易威壓下保持反抗能力的雙星——
索尼雙子星正式開組。
與之相對的,是周易被金曲獎愈發(fā)頻繁的針對。
第16屆金曲獎,周易四個個人提名,加一個孫燕茲的《絲路》最佳編曲,共五個提名,最后卻只拿下了最佳作詞。
這在當(dāng)時就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時至今日,周易個人以及團(tuán)隊截止到目前一共斬獲17座金曲獎獎杯,但真正出成績的也就前三屆。
也不怪當(dāng)初傳出小道消息說周易想要退出金曲獎會有那么多人信。
雖然最后華納還是為周易報名了第17屆金曲獎,但臺灣民謠教父的意外入場還是讓人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
如果呢?
圈外人不懂,圈內(nèi)人還不懂金曲獎評委會的尿性?
因此,下了飛機(jī)后,與周易商量后的錢江沒有任何停留,急匆匆的就去聯(lián)系了陳擇杉,讓他聯(lián)系日本索尼的人一起下本——
之所以要同時聯(lián)系日本索尼與陳擇杉所在的索尼音樂,是因為這倆實際上并不是一家公司,只是共用了“索尼音樂”這個抬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