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8日晚20:00,狗年春晚正式在央視、中文國際等頻道面向海內(nèi)外觀眾現(xiàn)場直播,電臺方面,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同步直播。
開場歌舞過后,第一組登場的節(jié)目就是由滿文均、謝庭峰、庾成慶、李妃四個人帶來歌曲《百家姓》。
這是一個純政治正確性的節(jié)目——四名歌手的出身為內(nèi)地、香港、臺灣以及澳門,主打的就是一個港澳臺內(nèi)地一家親。
但這個節(jié)目電視機前的孫燕茲卻絲毫沒有看進去,她還在想那首歌的事情。
哪怕身旁妹妹還在一邊看一邊嘰嘰喳喳說著謝庭峰的壞話——對后者來說,自家準姐夫的宿敵那肯定是要往死里踩的,哪怕這個所謂的“宿敵”稱呼僅僅支撐了一年。
“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嗯?啊?不,沒什么?!?/p>
在推搡中回過神來的孫燕茲搖搖頭,目光落在電視屏幕上的下一秒霎時間瞪大了雙眼——
“姐你快看,這導播也很會嘛,謝庭峰在臺上表演鏡頭還會掃一掃姐夫在的位置。”
妹妹那宛如小人得志般的狂笑并沒有讓孫燕茲回神,此刻她的視線全落在了周易背后的觀眾席——她瞧見了五個熟人。
程好父母、周易父母以及程好本人,都在有說有笑的,節(jié)目表演結(jié)束時還會隨大流鼓個掌。
我——她——不是——
下意識往自家爸媽房間所在方向望了眼后,孫燕茲垮起一張小貓批臉。單手托腮間,瞳孔中反射著電視機屏幕的光。
現(xiàn)在讓爸媽回老家尋親還來得及嗎?
胳膊肘往外拐的帶孝女孫燕茲已經(jīng)在腦海當中開始模擬了。
“姐,姐夫在什么時候出場?。俊?/p>
“早著呢,熬不住你就先去睡覺吧?!?/p>
對于妹妹這個稱呼已經(jīng)免疫了的孫燕茲回憶了一下自己看過的節(jié)目單:“JJ的倒是在前面,很快的?!?/p>
作為在華務工人員,阿杜、林駿捷、孫燕茲、李思松李偉松等新加坡人私底下都是有聯(lián)系的,別管關系遠近,最起碼現(xiàn)在見面都能聊上兩句。
“真的嗎?JJ唱的是他自己的歌嗎?”
“嗯,沒記錯的話,好像是唱《一千年以后》吧?!?/p>
“那姐夫唱什么?”
“跟劉煥合唱《千里之外》,獨唱《雅俗共賞》和《夜空中最亮的星》?!边@一個問題,孫燕茲回答的倒是毫不猶豫。
“《雅俗共賞
》?你確定這歌適合在春晚唱?”
上海,PT區(qū)。
作為《咬文嚼字》編輯部成員,在家的奚季文觀看本屆春晚并不能放松,而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或者說,他們編輯部成員都有這么個任務,那就是給春晚找茬。
從今年年初開始,《咬文嚼字》便決定以中央電視臺等12家覆蓋面較廣、影響較大的電視臺作為“咬嚼”對象,開始每年評選“十大語文差錯”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