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他媽愛而不得,因愛生恨。
這很難評。
眼看著周易這一副擲地有聲的模樣,做節(jié)目以來也算是見過不少大牌、搞過不少節(jié)目效果的戴軍話到嘴邊又生生憋了回去。第一次沒在《超級訪問》上做好表情管理,臉色有那么數(shù)秒的時間沒調整回來,十分怪異。
反倒是作為女人的李靜笑的是打心底里開心。
她是真覺得男孩說話挺有意思的,她要在年輕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人,還真不好說……
在1970年6月出生的李靜眼里,81年12月的周易那還真就只是一個大男孩。
“你這嘴皮子功夫確實厲害,不愧是學法律的高材生。”
作為訪談類節(jié)目,李靜從沒有想過自己的《超級訪問》有朝一日居然還能做出這種搞笑的效果。
溫馨、人文、情感才是她這節(jié)目過往的招牌,娛樂僅僅只是附帶在這三大項之下的一個附加子項目罷了。
“我很好奇周易,你大概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學音樂的?學音樂的學費很貴,你家那時候應該沒那么多錢支撐伱學吧?”
胡鬧玩笑過后,李靜穩(wěn)穩(wěn)地將場子控住,開始挖掘起了周易的過往。
自從周易出名后,他的家庭背景就直接被媒體給扒了個一干二凈。
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就不提了,得益于其老家村里的族老還沒逝去,連祖上在明朝時期還出過舉人這種壓根沒族譜能驗證的事都給翻了出來。
得虧他沒姓范。
“第一次接觸樂理方面的知識應該是高中,只不過當時還沒學樂器。我也沒找老師,全靠自己學?!?/p>
摩挲著下巴的周易輕笑一聲:“至于說那時候怎么靠自己學,新華書店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了。樂理的書籍書店里就有,對音樂感興趣后我就隔三差五過去蹭著看。
“因為只有新華書店的店員不會趕我,還很貼心的會為我指出那些是新書、哪些是舊的。”
“……新華書店?”
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這個答案的李靜和戴軍訝異不已。
這可是周易第一次公開自己的樂理啟蒙,和此前大眾所猜想的“有人慧眼識珠不收費”、“賺到錢了學音樂”等等可能大相徑庭。
“對。”
周易點了點頭。
這點他還真沒說謊,基礎的樂理知識他還真是在新華書店里,邊看邊結合腦子里的記憶邊對照的。
再結合起了上輩子那光在小破站收藏夾里看過卻壓根沒動手學的一些聲音、樂器教學視頻,直接完成音樂自學偉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