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琴置于膝上,修長的手指輕撫過琴弦,試了幾個音。清越的琴音在山谷間回蕩,驚起了不遠處枝頭的幾只小鳥。
他彈的是一首旋律舒緩、意境空靈的古曲,琴音淙淙,如溪流漫過青石,如清風拂過林梢,與周圍的自然之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魏無羨不懂音律,但也覺得這琴聲聽著格外舒服,讓人心神寧靜。
他靠在竹榻邊,仰頭看著藍天白云,聽著耳邊悠揚的琴聲,感受著腳底溫泉的熨帖,只覺得人生至樂,不過如此。
一曲終了,余音裊裊。
魏無羨還沉浸在那種氛圍里,半晌才回過神來,用力鼓掌:“好聽!藍湛,你彈得真好!”
他湊過去,眼睛發(fā)亮,“你也教教我唄?我吹笛子還行,彈琴可是一竅不通?!?/p>
藍忘機看著他滿是興味的表情,點了點頭:“可?!?/p>
他示意魏無羨坐到自己身邊,將琴放在兩人中間,然后執(zhí)起他的右手,引導著他的手指,輕輕按在琴弦上。
“這是宮音?!?/p>
他低聲講解,氣息拂在魏無羨耳畔。
魏無羨的手指不像藍忘機那般白皙修長,帶著練武和常年握笛留下的薄繭,按在光滑的琴弦上有些笨拙。
藍忘機極有耐心,握著他的手,一個音一個音地教他辨認,告訴他指法和用力的技巧。
魏無羨學得認真,但剛學,按出的音調(diào)時而沉悶時而刺耳,他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來:“算了算了,我不是這塊料,別糟蹋你的好琴了?!?/p>
藍忘機卻沒有松開他的手,反而就著他按弦的姿勢,帶著他的手指,輕輕撥動了一串簡單的、不成調(diào)的旋律,雖然生澀,卻意外地有種笨拙的趣味。
魏無羨感受著手背上覆蓋的、藍忘機微涼而穩(wěn)定的溫度,聽著那串不算悅耳卻獨一無二的音符,心里像是被羽毛輕輕搔過,癢癢的,又滿滿的。
他側(cè)過頭,看著藍忘機近在咫尺的、專注教導他的側(cè)臉,忽然覺得,學不會彈琴也沒什么要緊,能這樣待在他身邊,被他這樣耐心對待,就已經(jīng)是最好的時光。
夕陽西下,將兩人的身影和那張嶄新的琴案都拉得長長的。
琴案已經(jīng)打磨完畢,木質(zhì)本身的紋理在夕陽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魏無羨刻的那只小兔子和兩個緊挨的名字,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成了這張琴案獨一無二的印記。
晚風吹拂,帶著山林傍晚的涼意。
魏無羨穿上外袍,看著藍忘機將古琴鄭重地放置在琴案上,那古樸的琴與嶄新的案幾相得益彰,為這簡陋的山居平添了幾分雅致。
他走過去,從后面抱住藍忘機的腰,看著眼前的景象,滿足地嘆了口氣:“藍湛,我們有家了。是我們兩個人的小家
?!?/p>
雖然只是臨時落腳之處,但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著他們的心血和共同的記憶。
有彼此在的地方,便是家。
藍忘機覆上他環(huán)在自己腰間的手,輕輕握住,低低地“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