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說不合理吧,又覺得他的貢獻這么大,即使拿最高的工資,子子孫孫要拿多少代才拿的回捐贈給國家的錢啊。心里甚至還隱隱為了這位小兄弟感到委屈,覺得李旭東真是個好同志。
人就是這樣,你比我年輕,比我工資高,那好吧,拿成績出來比一比,看看誰的功勞大,如果功勞只比我大一點點,那沒啥說的,該妒忌還是妒忌,但是如果不具備可比性了,那也沒啥說的,咱有自知之明,只剩下羨慕和崇拜,不會有半點的妒忌之心了。
李旭東知道鐵人王的事跡,這人是個拼命三郎,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下,因為缺少重晶石粉,所以不得已在第二口油井打到七百米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帶著工友們跳進水泥漿池,用身體當(dāng)攪拌機用,十足的狠人一枚,當(dāng)然跳進水泥漿池的不止他一個,但歷史就是這樣,只記住第一個人,如同歷屆世界杯一樣,誰記得亞軍和季軍是誰么?
工人中需要樹立典型,干部里也要有帶頭人,專家也需要一個這樣的榜樣,突出一些事跡,才好宣傳,所以李旭東并沒有干涉政工干部的工作,到時候出了什么事情該追責(zé)就追責(zé),該表彰就表彰。
為了不能讓英雄鐵人王過早地因為胃癌而凋謝,李旭東決定要把后勤工作抓起來,讓工友們吃好的,喝好的,酒定量供應(yīng),堅決不能讓工友們放肆喝酒,要知道東北的冬天凍死的酒蒙子不在少數(shù)。
身體檢查也是必須的,向領(lǐng)導(dǎo)申請醫(yī)療團隊不是什么難事,派封電報到四九城,領(lǐng)導(dǎo)輕松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協(xié)和醫(yī)院馬上組織了醫(yī)生進行援助。
伙食供應(yīng)商是李旭東本人,還是免費的那種,只是定制三十臺冷藏車,還改裝兩艘拖網(wǎng)捕魚船耗費了一些時間,三位夫人把能裝的高科技都裝上了船,只需要油料足夠就可以實現(xiàn)自動追蹤大魚群,捕魚、打撈、取水、解魚、罐裝、冷凍為一體,只是很多方面還需要人工流水線操作,遠遠達不到后世的標準。
肉類進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大量篩選過的牛羊豬肉經(jīng)過冷凍,直接裝上運輸船送到大連,大米和小麥也是香江倉庫里的,都是精米和好面,李旭東還把庫存的所有肉食和魚類全部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小菜的問題無法解決,只能是蘿卜、土豆、大白菜為主,想要蓋溫室大棚都蓋不了,塑料薄膜根本就沒法用,要用也只能用玻璃陽光房,成本大的驚人不說,玻璃都得是雙層的,不然兩面溫差太大,玻璃凍裂都有可能。
對于石油基地的好吃好喝,不知情的人都很羨慕,人情往往就是這個時候起作用,誰家的孩子馬上要畢業(yè)了,需要提前物色一個崗位,最好是又輕松又福利待遇好的單位,這些人家沒有太大的本事,只能是托關(guān)系,這里條件雖然艱苦了一點,但找到李旭東這里的也不少。畢竟在石油基地,有李氏家族的全力贊助,都可以衣食不愁,每個月的工資都不用花,也沒地方需要花錢不是。
尤其是每年還有額外的年休假,可以和探親假連在一起休,這可是這個單位才特有的福利,關(guān)鍵是工資獎金和補貼還照發(fā)。
好些小領(lǐng)導(dǎo)的子女都想進來,就比如林業(yè)局的孩子,你不是需要木頭做房子么,好說好說,我家崽子或者是侄兒你不得安排個崗位?
李旭東很不習(xí)慣這種吃拿卡要,統(tǒng)一回復(fù)道:“要進來可以,但是有條件,先體檢,再軍事訓(xùn)練三個月,晚上上技能培訓(xùn)課,然后考試,合格者錄取,不合格的想留下也可以,白天干臨時工的活兒,晚上繼續(xù)上課,直到考試合格才能上崗,所有人一視同仁?!?/p>
堅持軍事訓(xùn)練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更是鍛煉下屬的服從能力,做到令行禁止。
沒有誰覺得不公平,畢竟這個年月都是要臉的,自家孩子如果不行,那是自己也沒臉。咱不能跟那些落下殘疾的傷殘軍人比,只有他們能被李總指揮特批進基地上班,東北這片地方讀書是真趕不上南方,但是招工指標多啊。而且距離招工還有小半年,這時候不逼著自家娃上進,還能干啥。
基地的副總指揮老靳剛來沒多久,李旭東和他不熟,這人很注重宣傳,大廣播里天天播送報紙上的新聞和工人們、戰(zhàn)士們的光榮事跡,這些都是正面的,積極的,他的宣傳很好的改變了很多人的思想,讓大家都以苦為樂,積極進取,李旭東也積極響應(yīng),寫下了《我為祖國獻石油》和《小白楊》的歌曲,老靳還特意找了樂隊來伴奏,還別說,聽了這樣的歌曲,工友們干活都比以前有勁頭,士兵們也覺得自己的站崗放哨是有價值的。
只是副指揮老靳有些思想理念和李旭東有些沖突,他覺得這么好的米面糧油和大量的肉食不該就這么吃了,號召大家憶苦思甜,一日三餐不能都吃干的,至少要改成兩干一稀,而且他還號召大家三天吃一頓憶苦思甜餐,并把這個事情當(dāng)做先進事跡獨自匯報了上去。
國家宣傳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李旭東知道自己即使反對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畢竟這是為了更好地宣傳艱苦樸素。
這事兒要是擱在一般人身上也就這么地了,可李旭東卻不這么認為,天寒地凍的極寒之地,大家連睡覺都睡不好,工地上日夜不停的打夯聲和各種卡車經(jīng)過的噪音混雜在一起,那些老專家們多多少少有些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要是再吃不好,建設(shè)祖國的意義在哪里?何況這錢是香江愛國商人出的,這些機器設(shè)備和肉食都是他們指定供應(yīng)給基地的,根本不需要工友們節(jié)省這筆開支。
沒有誰天生愿意吃苦,但是大家還是選擇了接受現(xiàn)實,現(xiàn)在的吃食已經(jīng)比在家的時候好很多了,經(jīng)常能吃到肉,還有什么脾氣呢?當(dāng)然大家即使有脾氣也不敢說出來。
石油工業(yè)部的領(lǐng)導(dǎo)也覺得這事李旭東還真不占理兒,好吃好喝的都被你們安達縣的石油基地給占了,別的基地咋辦?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們就沒想過這些東西都是李旭東弄來的,部里就簡單的出了些專家和勘探隊,其他的啥也沒有出。
李旭東的認知錯誤被抓住,他成了反面典型,認為他這是浪費愛國商人的糧食,消耗愛國商人的熱情,李旭東自己家里捐獻的食品都不能隨意消耗了。
基地里的人都知道李旭東是一番好意,暗地里為李旭東加油鼓勁,李旭東也不著急,表示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眾人也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能眼睜睜看著李旭東挨批。
一船新的物資運到安達縣,隨車的還有一位美嬌娘陳雪茹,她就輕飄飄的說了一句話:“我家在香江的工廠里算是一般偏上的,水平也就這樣了,難道內(nèi)地的工友們還比不過香江工友們吃的喝的?再說吃飽了吃好了才有力氣干活,你們憶苦思甜是沒錯,但是有吃的還不讓吃,你們腦子里是不是進水了?還是腦容量太小了?容不下工友們過上好日子?”
上綱上線好像誰不會似的,要不是李旭東在這里,陳雪茹才不會這么賣力的贊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