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沒用,但不知道有啥用,畢竟任如意是沒來,也沒看到安國人追來啊~
把楊行遠的安全交給了錢昭后,寧遠舟打馬走人,剩下他們繼續(xù)往回走。
也許是皇位爭奪太激烈,反正直到他們走到安梧兩國邊界處,也沒見人追過來!
可能是因為他們走了水路,寧遠舟離開后,就棄了馬,換大船。
反正他們安全和梧國將士接上頭,楊行遠緩緩站了出來,拿出詔書……
是一點不給人反應,哐哐就是讀。
“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此戰(zhàn)之失皆在朕身,朕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害得將士罹難。
朕之不德,陷于此難,以致萬姓顛沛流離,朕甚痛之……
實愧難當,茍命至今,為正將士清名,特留此詔,不得究其罪也。”
吧啦吧啦一堆,大概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我的錯,和兵將無關。
后面就是傳位于皇后腹中胎兒,由皇后攝政,章相輔政,然后自刎于人前。
發(fā)生的太快,還沒從他的罪己詔中回神的眾人反應不及,只大喊:“陛下!”
呼啦啦又跪了一地,跪行至他面前,捂都捂不住啊~
他是直接劃拉的頸動脈,血直噴,嗬嗬兩聲,斷了氣……
死之前可能清醒了過來,不然不會伸手想讓人救,可已經(jīng)來不及了。
皇帝在梧國境內(nèi),因?qū)Π傩?、將士愧疚難道,自刎以謝天下了!
有人喜出望外、有人措手不及、有人見之不忍…不管什么情緒,這會在場的都要表現(xiàn)得跟死了親爹一樣悲痛!
楊行遠若是死在了安國,他們?nèi)耸植患埃赡懿挥冒咽w馱回去。
但他在梧國境內(nèi)死的,死之前下了罪己詔。人死債消,不光要往回送,還得風風光光,用皇家儀駕送回去!
不管怎么著,他們一行可比往安國接他順利多了~
等他們到達梧都的時候,梧國內(nèi)的叛亂也消停了……
梧帝身死的消息一傳出,英王就行動了。本來因為腿疾錯失皇位就不甘,現(xiàn)在有機會奪回來,自然要搏一回。
雖然他知道會失敗,丹陽王好歹代理國政多日,蕭妍又不再堅持。
說到這個寧音就可惜,懷得是女孩又如何,就不能以女子之身登位嗎?
奈何百官不愿,蕭妍還沒有足夠的舞臺證明她的能力,也不愿再生事端,最后將皇位讓于丹陽王。
她不敢賭,自己拉下丹陽王和英王后,能完全掌控章崧,她沒有皇子!
何況她也未必能拉下丹陽王,即使他不軌之心,但野心更大。
最后為了不內(nèi)耗太大,讓位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