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執(zhí)掌中樞文書與詔令起草權(quán),是朝堂上“擁武派”的核心人物。
如今許敬宗已七十九歲,精力早已衰退,
連起草詔令都需要助手幫忙,退休請求也在情理之中。
李治拿著許敬宗的奏折,對于許敬宗,他更加猶豫不舍,
武媚娘卻看得更透徹:
“皇上,許大人年紀確實大了,不如準他退休,
你若不舍,便給足他體面——授他‘開府儀同三司’之職,
這是從一品散官,是文臣的最高榮譽,再保留他的全俸,讓他在家安享晚年?!?/p>
總章至咸亨這短短兩年,看似只是宗室冊封、功臣病逝、老臣退休的尋常事件,
實則是武媚娘為掌控政局布下的一盤大棋:她從不直接與朝臣對抗,而是借“循舊制”“顧大局”為掩護,
在李治的信任下,一步步化解朝堂分歧、安撫各方勢力、提拔親信官員;
她從不顯露自己的野心,而是以“為皇上分憂”“為大唐著想”為出發(fā)點,
悄悄將權(quán)力從老臣手中轉(zhuǎn)移到自己支持的新臣手中;
她既懂恩威并施,又懂步步為營,既讓李治對她愈發(fā)依賴,又讓朝臣對她愈發(fā)敬畏。
六月的風,裹挾著洛陽城特有的暑氣,吹得武府庭院里的梧桐葉簌簌作響。
楊氏臥病已有半月,榻前的藥盞換了一輪又一輪,蒸騰的熱氣里滿是苦辛。
武媚娘只穿了一身石青色繡暗紋的常服,發(fā)髻上也僅簪了一支碧玉簪,可周身的氣度依舊壓得人不敢直視。
五歲的正陽公主被乳母牽著,小小的身子裹在鵝黃色的襦裙里,手里攥著一朵剛摘的薔薇,
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外祖母的臥房,卻又因為氣氛肅穆,乖乖地抿著唇不敢說話。
“母親今日可好些了?”
武媚娘剛進內(nèi)室,便上前握住楊氏枯瘦的手,聲音柔緩。
楊氏勉強睜開眼,恍惚間以為是武順回來了,嘴角牽起笑意,說話的力氣雖然柔弱弱,卻還是能聽出來欣喜:
“順兒來了?敏樂也來了?快讓外祖母看看?!?/p>
楊氏枯瘦的手從錦被里伸出來,指節(jié)突兀,
滿是褐色的斑痕,像一截失水的老樹枝,緩緩朝著正陽的小臉探去。
正陽被微涼的觸感驚得一縮,本能地扭過腦袋,
小眉頭皺成了一團,清脆的聲音帶著委屈:
“外祖母,我是正陽,不是敏樂姐姐!”
“正陽?”
楊氏的目光散著,像蒙了層霧,落在正陽臉上半天沒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