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第一只四旋翼無人機被王秀娥團隊制作完成。
通過測試該無人機掛載重物最大3千克,時速達到每小時50公里每小時,最大續(xù)航24小時,因為通信技術(shù)有限,最遠航程只有10公里,最關鍵造價便宜。
研究報告提交上去以后,第二天朱院長帶著守備區(qū)幾個領導來到實驗場地。
年輕士兵操作手柄,指揮無人機進行偵查、投彈、穿越障礙物等一系列復雜操作。
幾個領導都是上過戰(zhàn)場,自然知道這款無人機出現(xiàn)的意義是什么。
熱情的鼓勵了一番王秀娥和項目組的研究人員,然后急急忙忙給上級打電話去了。
之后有人來整理了這項研究數(shù)據(jù)和無人機一起打包帶走了。
王秀娥因為這次功勞升職成五級工程師,項目組的大家也各有獎勵。
朱院長給項目組放了一周假,好好休息才能更好的為祖國做貢獻。
王秀娥在家好好休息了一天,晚上在路上散步遇到張桂英說要和德花第二天趕海。
王秀娥是北方人,還沒有趕海過,覺得新奇,和張桂英相約明天一起去。
第二天王秀娥戴好帽子,提著籃子就去找張桂英、德花匯合。
三人來到海邊,已經(jīng)有不少人在。人們抓緊時間找到盡可能多的海鮮,小孩子在嬉戲打鬧,煙火氣滿滿。
看德花和張桂英分開各自尋找,王秀娥也選了方向開始找,兩個小時,只收獲了一只螃蟹和幾個螺。
王秀娥有點泄氣,往返走,去看看她們兩個情況。
遠遠的看見德花和濕漉漉的張桂英。
王秀娥快步迎上去:“桂英嫂子,你怎么全身濕透了?!?/p>
張桂英用力擠著頭發(fā)的水:“我剛剛不小心掉海里面去了,德花把我拉上去的?!?/p>
王秀娥微蹙眉頭:“趕海也太危險了這樣,我們還是以后吃海鮮還是在碼頭買吧。”
德花和張桂英不贊同,那多花錢。
王秀娥見此也不再勸,時間差不多,三人回家去了。
路上遇到江德福和王政委,幾人互相打了招呼,聽到自己老婆遇到危險,王政委一點反應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