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不會吧!不僅如此,我斷定陛下只會變本加厲的逍遙快活,不理朝政,
長此以往下去,天下大亂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罷了。
至于再次中興大漢,也許會再次發(fā)生,但不一定是在他手里?。 ?/p>
陳群這話說的有點(diǎn)直白了,在這個皇權(quán)至上,言論不自由的年代,屬實(shí)有些大膽了。
不過眾人聽后,好像也沒有什么驚訝之色,這讓假山后面的趙云不由得面露詫異,內(nèi)心更是暗自嘀咕道:
“這潁川書院教出來的都是什么人?。〔粌H本事不小,看來這膽子也不小??!”
其實(shí)趙云不知道的是,如陳群這樣的言論,在這潁川書院早已以習(xí)為常了。
潁川書院是私人書院,而且還是家族式的私人書院,你以為他們有多尊重皇帝,多畏懼皇權(quán)嗎?
黨錮之禍怎么來的,世家皇權(quán)之爭怎么來的,想想就知道了。
就在趙云暗自驚訝陳群言論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只見此人面容清瘦,身形單薄,不過那雙眼睛卻很深邃,仿佛里面蘊(yùn)藏著星辰大海,蒼茫大地一樣。
此人名曰:戲忠,字志才,算是這潁川書院中,最沒有身份地位的一個人了。
只見戲志才站起來后,先是朝著第一個說話的荀彧點(diǎn)了點(diǎn)頭,然后才對第二個說話的陳群說道:
“長文,其實(shí)文若所言也不是不可能實(shí)現(xiàn),而中興大漢也并沒有那么難,難的是有沒有人能扛起這桿大旗?!?/p>
戲志才話音剛落,不等陳群接話,立馬就有一個背靠大樹的男子站了出來,
此人一副三十六七歲的樣子,他不是別人,正是潁川鐘家子弟鐘繇,鐘元常。
只見他一臉認(rèn)真的說道:
“豫州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他們能不能扛起這桿大旗?”
“不能!陛下與袁家素來不和,就算袁家愿意扛這旗,恐怕陛下都不一定敢讓袁家扛?!?/p>
“那弘農(nóng)楊家呢!同樣四世三公,若算上他們始祖楊敞,那可是比袁家還多一位呢!
楊家一門世代忠良,名滿天下,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相信陛下必然愿意讓楊家扛這大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