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趙云的詢問,太史慈當(dāng)即便出聲說道:
“主公要把那些遺留的外族人,全部俘虜過來,這并無不妥,
但是,主公若要把他們?nèi)技械揭粔K管理,那就是不妥,
因為,這其中有很大的隱患,短時間內(nèi)也最還好,畢竟他們的成年男子,以及勞壯力,都被咱們給滅殺了。
但是時間一長呢?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呢!時間一久,他們必然會滋生禍端。
畢竟他們是外族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他們再叛亂,到時候恐怕是…………?!?/p>
太史慈的話并沒有說完,不過在座的眾人,已經(jīng)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而趙云呢!聽完太史慈的話后,他的內(nèi)心并沒有翻起太大的波瀾,因為這些事情他都已經(jīng)想到了。
就目前而言,不論是烏桓人,還是鮮卑人,以及匈奴人,他們族內(nèi)的可戰(zhàn)之兵,都被趙云給殺了,
所以短時間內(nèi),這些外族人基本上不會再對他造成威脅了。
至于后面,趙云更不會給他們發(fā)展壯大,以及再度崛起的機(jī)會,
因為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都會隔三差五的,從這些外族人中,征召一些成年男子入伍,替他賣命,替他打仗。
所以,在聽到太史慈的話后,趙云只是灑然一笑道:
“子義,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這些遺留的外族人?全部殺了?還是把他們打亂,分散到幽州,并州各個郡縣?”
其實對于外族人,無非就這兩個選擇,要么殺,要么留,只是怎么留,這是個大問題。
而太史慈呢!在聽到趙云的話后,稍稍沉思了一會兒,便緩緩開口說道:
“殺了他們不太現(xiàn)實,畢竟烏桓人,鮮卑人,以及匈奴人加起來可不少呢!
他們都是游牧民族,不僅可以給咱們養(yǎng)馬放牧,還可以為咱們組建騎兵時,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
所以還是得留著的好,雖然留著他們管理起來有些費(fèi)心,但總歸是利大于弊。
至于如何管制,主公剛才所言就挺好,把他們打亂,分散到幽州,并州的各個郡縣,如此一來,就不怕他們以后再起禍端了,
因為長此以往下去,他們就會被潛移默化的,徹底融入到咱們的漢人文化中,成為咱們大漢的子民。”
然而,太史慈話音剛落,趙云卻搖了搖頭道:
“子義,其實我不贊同你的說法,對于這些遺留的外族人,殺是不可能全部殺了的,畢竟這都是咱們的戰(zhàn)利品,俘虜。
但是,把他們打亂分散到幽州,并州的各個郡縣,卻也是不可取的?!?/p>
“主公!這是為何啊?”
對于趙云的想法,太史慈不是很理解,因為大漢王朝從建國起,一直就是這么對待外族的,
俘虜之后,將他們打亂,然后分散到幽州,并州的各個郡縣,只要大漢足夠強(qiáng)大,他們就不會搞什么幺蛾子,
不僅不會,還會成為大漢的免費(fèi)勞動力,以及兵源,替大漢牧守邊疆。
其實好多人的想法,都跟太史慈差不多,然而,趙云卻知道這其中的弊端,